棲梧苑的清晨,被一陣急促而規整的馬蹄聲打破。夜雨的濕氣尚未完全散去,空氣中帶著清冽的草木氣息,卻也掩不住姑蘇城連日來沉積的血腥與陰霾。
一隊身著禁衛軍服飾、氣宇軒昂的騎士,簇擁著一位手持明黃卷軸、神情肅穆的宮中內侍,徑直來到棲梧苑門前。為首的內侍翻身下馬,聲音洪亮而帶著不容置疑的皇家威嚴:
“江南道監察禦史穆之接旨——!”
苑門大開,穆之早已得到通報,身著官服,神色沉靜地率領阿月、慕婉兒、王久等人跪迎在庭院中。阿月右臂傷勢未愈,行動稍顯遲緩,但脊背挺直,眼神清亮。
內侍展開聖旨,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江南道監察禦史穆之,忠勇可嘉,智慮深遠。奉旨查辦姑蘇貢品虧空、鬼絲索命一案,臨危不懼,抽絲剝繭,於龍潭虎穴之中擒獲元凶知府王守仁,揭露其勾結奸商、草菅人命之滔天罪行!雖主犯王守仁畏罪自戕,守備副將意外身亡,然其明察秋毫、不畏權貴、肅清江南蠹蟲之功,實乃社稷棟梁,百官楷模!朕心甚慰!”
“著即擢升穆之為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加授欽差副使銜,暫留江南,督辦貢品虧空案後續事宜,務求水落石出,以儆效尤!另,賜黃金百兩,錦緞十匹,玉如意一柄,以示恩寵嘉獎!望卿不負朕望,再立新功!欽此——”
“臣穆之,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穆之雙手高舉,恭敬地接過那沉重的明黃卷軸。聲音沉穩,聽不出太多波瀾。
“恭喜穆大人!賀喜穆大人!”內侍臉上堆起程式化的笑容,示意隨從將賞賜的黃金、錦緞和裝在紫檀木盒中的玉如意奉上。
聖旨內容迅速在棲梧苑內外傳開。擢升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正三品)、加授欽差副使銜、皇帝親口嘉許“社稷棟梁”……這份恩寵,不可謂不重!尤其是在剛剛經曆了一場幾乎動搖東宮根基的大案之後,這份來自帝王的肯定,如同一道護身符,也像一道無形的枷鎖。
慕婉兒和王久小久)臉上都露出振奮之色。王久更是喜形於色,差點就要歡呼出聲,被慕婉兒一個眼神製止。
阿月站在穆之側後方,聽著聖旨中那“肅清江南蠹蟲之功”的讚語,心中卻並無多少喜悅。王守仁不過是“蛛網”斷尾求生的棄子,真正的幕後陰影依然籠罩在東宮之上。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卻隻字不提,隻是嘉獎了穆之查獲“明麵”元凶的功勞,並讓他繼續“督辦後續”。這後續,還能如何督辦?線索已被斬斷,再查下去,恐怕就要引火燒身了。這份嘉獎,更像是一種安撫,也是一種警告——點到為止。
內侍宣旨完畢,並未立刻離去,臉上笑容更深了幾分,帶著一絲意味深長,對穆之道:“穆大人,陛下還有幾句口諭,讓咱家私下轉達。”
穆之心領神會,屏退左右,隻留阿月在側內侍似乎並不在意這位“得力助手”在場)。
內侍壓低聲音:“陛下口諭:‘穆之,你很好。江南水渾,朕心甚憂。東宮乃國本,然樹大難免有枯枝。卿乃朕之利刃,當知何為國之重器,何為疥癬之疾。此番曆練,甚好。姑蘇事畢,速回京述職。望卿勿負朕望。’”
口諭內容,比聖旨更加赤裸裸!
前半句是敲打:江南水渾暗示東宮勢力盤根錯節),東宮是國本不能動搖),枯枝王守仁之流)可以修剪,但國之重器太子地位)不可損傷!讓他明白自己的位置和皇帝的底線。
後半句是恩威並施:誇他曆練得好,讓他辦完事速回京述職離開江南是非地)。
穆之臉色凝重,垂首應道:“臣謹遵聖諭,定當不負陛下重托。”
內侍滿意地點點頭:“穆大人深明大義,陛下定然欣慰。咱家這就回京複命了。”他拱了拱手,不再多言,帶著隨從,如來時一般,儀仗鮮明地離開了棲梧苑。
沉重的苑門緩緩合攏,隔絕了外麵的喧囂。
庭院中,隻剩下穆之和阿月兩人。賞賜的黃金錦緞在晨曦下閃爍著冰冷的光澤,那柄玉如意靜靜躺在紫檀木盒中。
阿月看著穆之凝重的側臉,輕聲道:“‘速回京述職’……陛下這是要將大人調離江南了。”
穆之微微頷首,眼神銳利地掃過那份明黃的聖旨:“恩寵是假,召回是真。江南這潭渾水,陛下暫時不想再攪動了,或者說……不想由我這把‘利刃’再攪動了。王守仁這條斷尾,足以平息明麵上的風波。”
“那焦園舊案?林晚棠的冤屈?還有那……”阿月欲言又止,想起那枚神秘的青鸞玉片。
穆之將目光投向姑蘇城依舊陰霾的天空,聲音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此間事了?不,此間事,遠未了結。陛下讓我‘督辦後續’,‘速回京述職’。那就在回京之前,把這‘後續’,辦得再清楚些!無論是林晚棠的冤屈,還是那枚玉片背後的牽扯……我穆之,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他轉向阿月,眼神中帶著征詢和並肩作戰的信任:“阿月,你的傷……”
“皮外傷,不礙事。”阿月立刻接口,眼神同樣堅定,“大人要去哪裡查,阿月自當相隨。林小姐的冤屈,不能就此沉沒!”她心中對林晚棠的同情和對真相的執著,讓她暫時忘卻了手臂的疼痛。
穆之看著阿月眼中那份純粹的堅持和信任,心頭微暖,沉重的心情也仿佛注入了一股力量。他點了點頭:“好!我們先去會會那位‘雲姨’!婉兒和小久那邊,應該快有消息了!”
皇帝的嘉獎如同金燦燦的枷鎖,“速回京”的命令更像是一道催命符。但穆之並未被束縛,反而更堅定了在有限時間內撥開迷霧的決心。而阿月的支持,是他此刻最堅實的後盾。
江南的陰雲,東宮的暗影,焦園舊案牽扯出的前朝秘辛……所有的謎團和凶險,都並未因這份來自京城的嘉獎而消散,反而在“速回京”的壓力下,顯得更加緊迫。一股更加洶湧、更加難以預測的暗流,正裹挾著皇權的意誌、隱秘的往事和複仇者的怒火,向他們洶湧而來。風暴,遠未結束,且迫在眉睫。
喜歡衣冠謀塚請大家收藏:()衣冠謀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