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孫反帝看著眼前被二叔推開的洞,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地了。
孫反帝這貨甚至激動的眼眶都濕了,貌似感覺有點丟人,就又給強行憋了回去。
“外麵是回廊,趕快爬過來!”
二叔在推掉兩根柏木後,已經順便先爬到了對麵。
我給孫反帝使了個眼神,讓他先爬過去。
等孫反帝爬過去,我才一手拿著火把,為了防止蜈蚣在後麵咬屁股,一點點的從洞裡退過去。
好在是這個洞並不是很高,否則的話有這些虎視眈眈的蜈蚣在後麵跟著,那負責墊後的就隻能把火把夾在屁股裡了……
順利爬到對麵後,孫反帝在洞口拿著火把守著,防止蜈蚣跟過來。
我和二叔再合力把兩根柏木重新塞回去。
這每根長三米多的柏木,最少都有接近三百斤重,我和二叔合力抬起來都很費勁兒。
看來當時的古人確實要比現在的人力氣大些,畢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古人,一生都在乾苦力活兒。
重新將兩根柏木塞回去後,隻聽墓牆內傳來‘哢’的一聲響。
這應該是觸動了裡麵的聯動機關,又把我之前按下去的那一段木頭重新頂了回去,恢複了原樣。
要不然的話也不至於我們費勁找了大半天。
但人都已經過來了,這些也都無關緊要了。
剩下的有機會就留給他們考古隊來研究吧……
安全落地後,周圍也沒了蜈蚣的威脅,我們瞬間感覺就像是從魔窟裡逃出來,渾身輕鬆的喘著大氣兒。
但當下還不是徹底放鬆的時候。
因為我們現在隻是到了中回廊。
還要再穿過麵前的這堵墓牆,才能到外回廊。
也就是我們第一次淘陪葬品,我還遇到了‘鬼遮眼’的那個地方。
我首先想到的是,麵前這堵墓牆也有著剛才類似的機關暗記。
隻要我們如法炮製的再重新來一遍,就能徹底的出去了。
可麵前的這堵墓牆是用柏木整齊的一層層壘疊的,而不是剛才那種用縱橫交錯的方式壘疊的。
這也就不可能存在類似剛才的機關暗記。
正當我和二叔為此感到詫異時,孫反帝拿著手電筒朝四周照了照,又在不遠處的地麵上,發現了一個四五十公分直徑的地洞!
顯然,外回廊的墓牆無法做機關暗記,造墓者就用了‘鷂子翻身’,從外麵挖了個地洞進來的。
而我們當時在外回廊淘陪葬品的時候,因為淤泥太多,所以並沒有留意到下麵還有地洞。
至於為什麼整座漢墓規模這麼大,造墓者偏偏要在東南角的這個位置打盜洞,顯然是造墓者非常熟悉這座漢墓的地下基層情況,而特意選的一條最合適的地洞路線。
“薑老板,怎麼說?”
孫反帝拿著手電筒,朝著地洞裡照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