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臉狐疑的看著二叔,心裡總感覺這裡麵肯定有問題,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二叔也在不停的轉悠著眼珠子,最後又把目光鎖定在了盜洞上。
也就在這時,楊老大起身換了個位置坐在了二叔旁邊,伸手向二叔要了根煙,同時用手悄悄的比劃了一個“0”的手勢。
二叔立馬會意,輕輕的點了點頭。
我則沒太看懂,隻能在心裡大概猜測,楊老大比劃的這個‘0’可能指的是盜洞。
此時盜洞已經被打了接近兩米深,六個土工分工配合,進展速度非常快,下麵的土工負責挖土裝進帆布袋,上麵的土工負責提出來,再由負責散土的土工運走,這就像是一個流水線作業,中間基本沒有任何停歇。
但這隻是打盜洞的第一階段而已。
通常02米深的最上層,在專業術語裡叫‘耕土層’,都是比較鬆軟的黃土,最多就是有一些植物根係和碎石,很好挖,隻需要防止坍塌的風險就行了。
往下大概24米深是封土層,也叫‘五花夯土層’,在一些貴族墓葬比較常見,是用高嶺土、石灰、糯米汁這些調製的混合土,堅固如水泥,需要先用鋼釺破開,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提前倒醋水進行軟化,比較分時費力,這才是打盜洞的真正開始。
再往下的46米深,就是‘青膏泥層’,這一層的濕泥黏性極大,主要用做墓室的防水防腐,再挖這一層的時候,鏟子容易黏住,解決的辦法就是挖一鏟,把鏟子蘸一次水。
所以專業術語裡還有一句話,叫“五花土必有墓,青膏泥在家門口”,意思是隻要挖到青膏泥,距離古墓肯定就沒多遠了。
但還有比較特殊的大型墓葬,會在6米以下的深度,多加一層‘砂石混合層’的防盜層,跟流沙墓防盜的原理相似,全都是河沙和卵石,極易塌方,盜洞根本打不下去。
以上這些都是土工的基礎知識,也都是土工的專業術語。
打盜洞是土工的專業,所以厲害的土工能用各種奇淫巧技來破解這些防盜層,打出一個完美的盜洞直達墓室。
所以可千萬彆以為,土工在盜墓團隊裡隻是一個簡單賣苦力的活兒。
之前紀掌眼用洛陽鏟提前探過這個地方,三米多深才見到五花土,說明下麵這座墓的‘五花夯土層’在三米多深,比常見的唐墓要稍微深一點。
中間又過了半個小時,隻聽下麵傳來了土工的聲音:“看到千層餅了!”
千層餅就是五花土,地方不同,叫法也不同。
上麵的土工收到信號,趕緊默契的把兩個鐵鏨頭送了下去。
緊接著就聽到下麵傳來‘鏗鏗鏗’鑿擊的悶響聲,裝在帆布袋裡提上來的土,也都是一塊一塊的,一層層的五花色看上去還真就有點像是千層餅。
整個打盜洞的過程看上去非常正常,反正我是沒有看出任何問題。
現在是差不多半夜十二點,如果持續按照這個進度,五花封土層和青膏泥層不是太深,又沒有砂石防盜層的情況下,兩三個小時應該能搞得定,天亮之前能把活乾完。
但這是在沒有任何意外的前提下!
也就是正當我心裡這麼想著,突然從西南邊刮來了一陣夜風,貼著山坡吹得周圍野草窸窸窣窣作響。
當這陣夜風迎麵吹拂在我的臉上時,我猛地感覺風裡帶著一股腥臭味,迎猝不及防的灌進了我的鼻腔裡!
就像是屍體填埋在泥土裡,在腐爛之後又被挖出來的腥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