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玉有點呆滯:“拿……多少都行?”
吳管家擺擺手,幾個侍衛把麵前的箱子隨意打開了幾個。
隻見一個個半人高的箱子裡竟然全部都堆滿了金銀珠寶。
“這部分是彆人孝敬王爺的,一般都是作軍餉,或給將士們補給的。”
作為原書裡的大反派,薛奉雪才沒有那種“兩袖清風”的覺悟。
彆人孝敬他的金銀珠寶,他從來都是儘數留下。
笑死,誰會嫌棄錢多呢?
靖王殿下把錢收了,至於事情辦不辦,則全看他的心情。
心情好,事辦了,對方感恩戴德喜不自勝,又是一通孝敬。
心情不好,事沒辦,對方誠惶誠恐,生怕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又是一通孝敬。
靖王平日裡打仗賑災需要的銀錢數目可不小。
這些貪官汙吏平日裡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真出了事他們還想裝看不見,不出出血怎麼能行?
縱然靖王行徑如此狂傲,但捧著金銀珠寶,甚至是全部身家性命來求幫忙的還是能從京城排到塞外西北。
錢能辦成的事那還叫事嗎?
那可是靖王,見到皇帝都不用跪的權臣。
靖王一句話,路邊的乞丐都能搖身一變成大官,至此平步青雲,逆天改命。
檀玉被這些金銀珠寶晃得眼睛疼,連忙擺手讓吳管家把箱子合上。
眼見著吳管家一副“想要多少都給”的架勢,檀玉立刻道:
“您誤會了,我是想說,這聘禮都給了他們這麼多了,明日的回門禮……能不能不給?”
有這多餘的錢,不如留給老百姓和邊境的將士們。
吳管家一噎,有點不可置信地撓了撓頭:“啊?您……”
隻見過拚命往娘家搜羅東西的,沒見過攔著不讓給的。
而且大周朝這回門禮也是有講究的。
夫家給回門的新娘子拿的越多,就說明新娘子在夫家越受重視,話語權越大。
回門的時候也順帶讓街坊鄰居看看夫家的實力,和聘禮的多少是一樣的,都是能給自己和娘家長臉的事。
“真的。”
檀玉伸出手,急切道:“勞煩管家把禮單給我看看吧,我得把值錢的都篩掉,然後您讓人給重新擬一份。”
吳管家犯了難,早上的時候王爺確實是說過回門禮的事聽王妃的意見,但是沒說這種話要不要聽。
但他又轉念一想:興許是王妃根本就不懂這裡麵的彎彎繞繞呢?
“您年紀小,又是男子,可能不太清楚,這回門禮應該是越多越好。”
吳管家可謂苦口婆心,生怕檀玉受了委屈回家抬不起頭。
“您帶回去的東西少了,會讓人覺得王爺不看重您,對您沒有好處。”
檀玉卻搖頭:“沒事,他們本來也瞧不起我,按我說的辦吧,王爺若是問,我會解釋。”
吳管家拗不過,隻得照辦。
沒辦法,隻要看著王妃,他就說不出狠心拒絕的話。
禮單很快送到檀玉手上,他手裡的毛筆沾著墨,聽著元寶在旁邊挨個報價。
遇見貴的毛筆就毫不留情的在後麵打一個大大的x。
隻是檀玉眼裡的“貴”和靖王府眼中人的“貴”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吳管家看著那禮單上很快就變得密密麻麻的x,眼前一黑:“王妃,這……這軟煙羅算不上多好的布料,京城的成衣做好了也才二十兩一件。”
檀玉抬眸:“二十兩?”
一兩是一千文,十兩就是一萬文,二十兩就是兩萬文,換算成人民幣保守估計就是兩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