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緊急,大周帝徹底失去了耐心,直言道:“何老不妨直說,那至純至性之人究竟在哪?”
“陛下,依老臣推算,可讓國子學的學子們都前去一試。”
他解釋道:“自京城去青雲觀騎馬僅需半日路程,若是快些,明日這個時候就能將道尊請下山來。”
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眾人隻能寄希望於何老口中的鬼神之說。
無論結果如何,這一場盛大的皇帝祭天過後,人心最少可以安穩七八日。
思及此處,大周帝立刻道:“那還不快去按何老說的辦!”
然而,下一個問題卻接踵而來——
這件事交給誰來辦?
如果請不來玄山道尊,那由誰來承擔皇帝的怒火?
眾官員都不敢做這個出頭之人。
就在此時,向來保守行事的太子卻忽然自告奮勇。
薛應道:“父皇,兒臣願隨行。”
眾人對此麵露驚訝,大周帝也深感意外。
在他心裡,這個大兒子哪裡都好,就是做事優柔寡斷,遇事容易退縮。
“太子,你有心就好,隻不過身為一國儲君,還需在朝聽政,斷不可冒然離朝。”
大周帝知道,這件事萬萬不能讓太子來擔責。
比起太子,他倒是有一個更好的人選。
但不知為何,大周帝沒有主動提出來。
他覺得發生的事都太巧合了。
百姓產生暴亂,靖王就恰好獻計,而這計策又偏偏可行。
莫不是……
大周帝不動聲色瞥了靖王一眼。
靖王卻始終一言不發,如同沒事人般,絲毫並不關心這差事會落在誰身上。
大周帝心中打消了幾分疑慮,但還是決定試探一二。
“眾愛卿,除了太子,可還有人願意自告奮勇?”
其餘人麵麵相覷,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都從彼此眼底看出不情願。
剛才太子主動請纓,陛下拒絕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皇帝自己都知道這差事風險太大,是要保太子的節奏啊。
薛長忱神色凝重,在心底“嘖”了聲。
父皇果真愈發器重太子這個廢物了。
而最讓他感到有危機感的是,皇帝最近給了太子一同批奏折的權利。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就在大周帝因眾人的退縮而感到不滿時,薛長忱赫然起身。
“父皇,既然如此,那不如讓兒臣前去。”
大周帝這次倒是沒有拒絕,而是詢問道:
“三皇子,你當真想去?”
薛長忱低眉順目道:“是,兒臣自知能力淺薄,但還是想為父皇分憂。”
瞧著這個昔日無比受寵的兒子如今小心翼翼討好的模樣,大周帝心中忽感酸澀。
“難為三皇子有如此孝心,朕心甚慰。”
大周帝拍了拍薛長忱的肩膀,歎息一聲:
“也好,那便由你去。待會兒去給你母後請個安,朕也許久不曾在皇後那吃頓飯了……”
薛長忱目的達成,微微勾起嘴角:“是,父皇。”
大周帝示意薛長忱起身。
人選有了,眾官員都鬆了口氣。
靖王也終於有了動作,張口竟是要先行告退。
?
這怎麼能行!
大周帝有些慌了。
而在此時,何老卻忽然道:“陛下,不如讓靖王殿下也一起隨行?這樣也好同三殿下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