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智能養老院的玻璃穹頂外,雪花如量子泡沫般輕盈飄落。65歲的葉雲天站在「記憶花園」入口,看著94歲的父親葉天涯坐在機械輪椅上,固執地用老式算盤計算著什麼,而92歲的母親羅金鳳正對著量子屏發愁,機械義肢在虛擬菜園界麵上笨拙地點擊。
"又把澆水程序弄亂了。"羅金鳳的聲音帶著焦慮,她的義肢指尖停在虛擬辣椒苗上,"這些苗怎麼都蔫了?"葉雲天注意到母親的腦波監測曲線呈紊亂狀態,那是阿爾茨海默症導致的記憶斷層。他輕輕握住母親的義肢,調整觸感手套的頻率:"媽,試試這個模式。"
手套突然傳來濕潤的泥土觸感,羅金鳳的瞳孔亮起微光。虛擬菜園的土壤變成了老家後院的棕褐色,蚯蚓在義肢指尖蠕動,遠處響起母雞的啼叫。"雲兒,你看這辣椒長得多好。"她的嘴角泛起微笑,腦波曲線逐漸平緩,與三十年前抱著孫女葉可兒時的頻率完美重合。
"爸,您在算什麼?"葉雲天轉向父親,發現算盤珠上沾著智能輪椅的潤滑油,紙上畫著複雜的光照角度圖。"菜園的量子屏朝向不對。"葉天涯頭也不抬,算盤打得飛快,"東南角的虛擬向日葵每天少曬23分鐘太陽,這哪能開花?"
三天後,葉可兒帶著外孫葉小雲來探望祖父母。剛進花園,就看見葉天涯氣呼呼地拍打輪椅扶手:"這破輪椅連算盤都放不下!"機械輪椅的智能語音不斷道歉,卻惹得老人更煩躁。葉可兒蹲下身,撿起地上的算盤,突然想起父親實驗室裡的機械臂零件。
"爺爺,您看這是什麼?"她從包裡拿出一個小盒子,裡麵裝著打磨光滑的算盤珠,每顆都刻著不同的數學符號。葉天涯疑惑地接過,隻見女兒將珠子嵌入輪椅的機械關節,當他下意識地撥動算珠時,輪椅竟自動調整了坐姿,顯示屏上跳出"坐姿優化完成"的提示。
"算盤珠裡嵌了壓力傳感器。"葉可兒解釋道,"您撥珠的力度會轉化為指令,比語音控製更順手。"葉天涯的手指在算珠上快速移動,輪椅緩緩滑向量子菜園,在虛擬向日葵前停住,角度分毫不差。他突然伸手抹了把眼睛,算盤珠的反光中,映出孫女小時候的笑臉。
冬至那天,羅金鳳突然想起織圍巾的手藝。她戴著觸感手套,機械義肢穿梭於毛線之間,卻總是打結。葉天涯見狀,默默將算盤珠拆下一顆,穿在毛線末端當墜子。奇跡般地,義肢的動作變得流暢,毛線在兩人手中穿梭,漸漸織出"天涯雲天"的字樣。
"當年你爸就是用算盤珠給我串了條項鏈。"羅金鳳撫摸著圍巾上的紋路,記憶如潮水般湧來,"後來換了機械臂,我還以為再也織不了毛衣了。"葉雲天的喉頭哽咽,他終於明白,父母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科技產品,而是能承載記憶的"老物件"。
雲天集團的公益項目"時光手套"正式上線那天,葉天涯和羅金鳳成為首批誌願者。在山區小學的虛擬農場裡,葉天涯用算盤為孩子們計算播種量,羅金鳳的機械義肢則教會留守兒童如何分辨蔬菜幼苗。當虛擬西紅柿成熟時,孩子們的歡呼聲通過量子聲波傳來,葉天涯的算盤珠與羅金鳳的義肢關節同時發出輕快的響聲。
暮春的一個清晨,葉雲天在養老院的花園裡發現了驚人的一幕:父親的機械輪椅與母親的機械義肢通過量子鏈路連接,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園藝機器人。葉天涯用算盤下達指令,羅金鳳的義肢負責精細操作,兩人正合力為虛擬玫瑰修剪枝葉,陽光透過他們的銀發,在地上投出交疊的影子。
"雲兒,你看。"母親指著量子屏上綻放的玫瑰,花瓣上滾動著虛擬露珠,"這是我和你爸一起種的。"葉雲天看著屏幕右下角的數據流,發現父親的算盤口訣與母親的觸覺記憶數據正在自動生成新的園藝算法,那些古老的計算邏輯與現代科技碰撞,竟產生了比ai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在葉雲天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個特殊的鎮紙——由父親的算盤珠和母親的義肢零件熔鑄而成,上麵刻著"步步清賬,念念存心"。每當他在實驗室遇到瓶頸,就會拿起這個鎮紙,感受著算盤珠的溫潤與金屬零件的冰涼,耳邊仿佛響起父母的聲音:"齒輪要轉,人心也要暖。"
多年後,葉可兒在整理父母遺物時,發現了一條褪色的圍巾,"天涯雲天"的字樣依然清晰。圍巾裡掉出一張泛黃的紙,上麵是父親的字跡:"機械義肢的齒輪會生鏽,算盤珠會磨損,但愛不會。"她抬頭望向窗外,養老院的量子菜園裡,虛擬向日葵正隨著太陽轉動,而遠處的山區小學裡,無數雙小手戴著"時光手套",在虛擬土壤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葉雲天的私人日誌裡,記錄著這樣一段話:"我們總以為科技能解決衰老的問題,卻忘了,真正的智能,是讓科技成為記憶的拐杖,讓機械臂能握住算盤,讓量子屏能照見過去。當父母用算盤珠編織未來,用機械義肢觸摸回憶,我終於明白,最好的科技,不是替代,而是陪伴。"
喜歡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請大家收藏:()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