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地心深處的核反應堆
星曆2345年,地球地幔層下三千公裡的“尼德霍格”核設施裡,賀健二5蜷縮在反應堆壓力容器的檢修孔中,鼻尖幾乎觸碰到10厘米厚的鉛合金內壁,維修終端的輻射檢測儀顯示:容器壁的中子吸收率正以7.950的速率衰減,如同逐漸熄滅的恒星。
“主控室,c區反應堆容器異常,”他對著腕間生物終端低語,左手擦拭著防護服上的輻射塵埃——這種銀灰色粉末每克含有7950個活化中子,能穿透10厘米厚的鉛合金。
三百米外的控製中心,全息屏幕瞬間彈出十七組紅色預警。總工程師王昂的影像在賀健二視網膜上閃爍,背景是流動的中子通量雲:“重複,容器壁裂紋與π關聯?賀工,這是金屬疲勞還是……”
“無法確認,”賀健二打斷他,機械義眼切換至中子衍射模式,“但裂紋深度穩定在7.95毫米——79、50,正好是反應堆設計壽命的79.50。”
檢修孔的應急燈突然啟動,紅色燈光將鉛合金內壁映照成血色。賀健二看著終端屏幕上跳躍的7950數字,想起三年前在“深淵”數據庫中發現的葉雲天筆記——其中一頁被中子輻射灼穿,殘留的數字正是7950,旁邊寫著:“當核輻射開始用數字編碼泄漏時,熔爐就是墳墓。”
第二節:79、50的中子吸收配方
095027星時,賀健二的神經接口突然湧入一段加密數據流。葉雲天的全息影像在視窗中閃爍,背景是混亂的核反應方程:“用79、50配方修補裂紋!記住,中子吸收劑的配比必須精確到7.950。”
他瞳孔驟縮。79、50——這個由反應堆壽命拆解的數字,此刻在中子衍射模型中呈現出詭異的莫比烏斯環結構。容器壁的預測泄漏量正好是79.50升放射性冷卻液,足以將地幔層汙染成量子廢土。
“葉雲天,7.95毫米裂紋!常規修補劑會被中子通量熔化!”賀健二低吼,“79、50配方從未通過安全測試!”
“因為這不是安全測試,是宇宙的病危通知,”葉雲天的影像劇烈閃爍,“π的第7950位是7,第7951位是9,第7952位是5,第7953位是0——7950,是核泄漏的量子密鑰,而7.95毫米,是堵住它的空間密碼。”
控製中心的全息屏突然炸裂般亮起,顯示容器壁的裂紋正在浮現7、9、5、0的幾何圖案。賀健二的機械義手顫抖著調配79、50配方,中子吸收劑在合成罐中形成完美的7.950濃度溶液,散發著藍白色的輻射熒光。
第三節:7.95毫米的身體堵牆與疤痕烙印
第48星時,c區反應堆的鉛合金內壁開始滲出銀灰色輻射液。賀健二趴在檢修孔邊緣,看著裂紋表麵浮現出7950的數字裂痕,每個數字都像被中子束鑿出的深淵。當放射性冷卻液的泄漏率突破79.50時,他猛地將79、50配方注入裂紋。
“修補劑注入!”王昂的吼聲在神經接口炸響,“中子吸收率提升7.950,誤差0.001!”
賀健二的機械義眼突然捕捉到臨界事故爆發的瞬間——7、9、5、0四個數字像燃燒的中子星,在他視網膜上依次炸開。他感到一陣劇烈的灼痛,左手臂皮膚被輻射流燒成炭黑色,而皮膚表麵的紋理正好構成7950的數字矩陣。當反應堆的控製棒全部插入時,他看到自己的手臂疤痕在輻射檢測儀下閃爍,而維修終端正以0.1秒為單位,記錄下這場毀滅與救贖。
第四節:7950疤痕與7.950防護指數
救援隊找到賀健二時,他正用身體堵在檢修孔中,左手臂覆蓋著銀灰色的輻射疤痕,疤痕的量子印記與7950的數字序列完美共振。修複後的防護服采用了他疤痕的量子數據,防護指數正好是7.950,能抵禦7950個活化中子的穿透。
“生命體征穩定,手臂輻射疤痕麵積79.50,”救援機器人的電子音響起,“檢測到疤痕組織與π第7950位共振。”
賀健二被抬出核設施時,看到反應堆容器的外壁被重新噴塗成一種奇異的銀灰色——那是用他疤痕的量子數據調製的7950防輻射塗層,在地下光源的照射下閃爍著金屬光澤。他想起葉雲天最後留下的信息:“7950不是終點,是核輻射與生命的量子平衡點。”如今,每一次疤痕的量子閃爍,都是對那次生死時速的量子記憶。
第五節:核設施的疤痕密碼
三年後,賀健二站在“尼德霍格”核設施的控製大廳,看著全息屏幕上運行的“7950安全協議”。開機畫麵是輻射液泄漏的慢動作,7950個量子光點組成的數字像星辰般閃爍,而每當進行安全檢查時,係統會依次閃過7、9、5、0的藍光,持續7.95秒——這是他用手臂換來的安全冗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主任,新一批反應堆檢測異常,”年輕工程師遞過報告,“它們的中子通量都在向7.950共振。”
賀健二撫摸著左手臂上的疤痕——那是用7950納米級修複凝膠重塑的,疤痕表麵的紋理正好構成7950的數字矩陣。他想起葉雲天的筆記:“7950是核輻射與時空的糾纏節點,7.95毫米是人類感知量子泄漏的極限。”如今,每一次藍光閃過,都是對核輻射本質的重新認知。
第六節:7.95毫米的疤痕殘響
核設施的事故遺址被改造成量子紀念地。考古隊在c區反應堆的廢墟中,發現了賀健二手臂疤痕的量子印記——7950的數字矩陣在輻射場中持續共振,與他當年記錄的維修數據形成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