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鏡像宇宙的虛實交織中走出,一股淡淡的、類似穀物烘焙的香氣悄然彌漫開來。這味道不同於實驗室消毒水的凜冽,也不同於金屬的冷硬,帶著某種熨帖人心的暖意,像冬日清晨廚房裡飄出的第一縷炊煙。
葉雲天的目光落在環形陣列的第六個節點上。六號沉眠艙的營養液泛著柔和的麥色光澤,不像前幾艙的光芒那樣銳利或流動,而是像被陽光曬透的麥田,沉澱著飽滿而沉靜的質感。艙壁的顏色是溫暖的土黃色,表麵有細密的紋路,像是用指尖在濕潤的陶土上劃出的痕跡。艙蓋的簡介字體是飽滿的金黃色,帶著沉甸甸的分量:“葉雲吞,食品宇宙,能將能量轉化為可食用形態,終結過星係饑荒。”
“能量場很穩定,但類型特殊。”林月瞳的探測儀屏幕上顯示著柔和的綠色波紋,“不是元素能量,也不是機械能量,更像是……生物可直接吸收的營養能,波長與地球穀物的能量輻射譜高度吻合。”
葉雲天走近時,能感覺到一種奇異的“飽腹感”——不是生理上的饑餓被滿足,而是精神層麵的、對“匱乏”的安撫。他想起大學時做過的一項關於“食物與安全感”的社會調查,數據顯示,僅僅是聞到熟悉的食物香氣,就能讓處於焦慮狀態的人心率下降12,而此刻艙體散發出的能量場,似乎正發揮著類似的作用。
“這裡有個隱藏的儲物格。”林月瞳指著艙體側麵一道幾乎與紋路融為一體的縫隙。她用特製的薄片輕輕撬開,裡麵露出三個排列整齊的透明膠囊,每個都隻有拇指大小,表麵覆蓋著一層極薄的可降解膜。
她取出其中一枚,放在掌心。膠囊接觸到空氣後,薄膜自動融化,露出裡麵銀白色的膏狀物質。幾秒鐘後,膏狀物開始膨脹、變色,最終化為一塊巴掌大的壓縮食物,表麵泛著淡淡的麥香,還冒著微弱的熱氣,像是剛從烤箱裡取出。
“成分分析:碳水化合物62,蛋白質28,微量元素10,不含任何有害添加劑。”林月瞳的檢測儀很快給出結果,“能量密度極高,每克相當於7000大卡——這一小塊,足夠支撐一個成年人一周的基礎代謝需求。”
葉雲天接過食物,指尖傳來溫熱的觸感。他掰下一小塊放入口中,咀嚼的瞬間,一股熟悉的、混合著陽光和土壤氣息的味道在舌尖彌漫開來——那是地球小麥特有的、經過發酵和烘焙後的醇厚口感,甚至能嘗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類似家鄉麥田裡的泥土芬芳。
“味道……和北緯37度產區的冬小麥幾乎一致。”他有些驚訝。雲天集團的跨星際農業研究項目曾分析過數百種外星可食用植物,從未有任何一種能與地球穀物的風味如此接近,“食品宇宙的味覺體係,竟然與地球有重疊?”
林月瞳沒有回答,她的注意力被艙壁內側的“紋路”吸引了。那些看似隨機的土黃色線條,在能量激發器的照射下,顯露出隱藏的圖案——那不是裝飾,而是一組極其複雜的公式。線條的交彙點閃爍著微光,像是用宇宙射線編碼的數據流,記錄著從暗能量、恒星輻射、甚至真空零點能轉化為生物營養能的完整過程。
“這是……食譜。”林月瞳的聲音帶著震撼,“一份用宇宙通用語言寫就的能量轉化食譜。你看這個公式,它解決了能量形態轉化時的‘營養損耗率’問題——地球最先進的能量食物轉化率隻有31,而這個公式顯示的轉化率是99.7。”
葉雲天湊近觀察,那些公式的邏輯鏈條清晰得驚人:如何篩選無害能量源,如何分解能量粒子,如何重組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結構……每一個步驟都精準得像是經過了億萬次實驗的優化。他忽然明白,葉雲吞的“轉化”並非簡單的魔法,而是建立在對宇宙能量本質和生命需求深刻理解上的“烹飪”。
艙內的葉雲吞沉睡著,他的表情是所有沉眠者中最平和的,唇角甚至帶著一絲滿足的弧度,仿佛剛完成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他的雙手交疊放在腹部,掌心向上,像是在托舉著什麼,又像是在等待著需要食物的人。
“食品宇宙的正義,”林月瞳在記錄板上寫下這句話,筆尖的移動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緩慢,“不是施舍,也不是憐憫,而是讓饑餓者有尊嚴地活著——用能被味蕾感知的溫暖,而不是冰冷的營養針劑。”
葉雲天看著“葉雲吞”的名字,忽然懂了那個“吞”字的深意。它不是貪婪的吞噬,而是將宇宙中散落的、無法被生命直接利用的能量“吞咽”下去,經過轉化,再以最溫柔、最易被接受的形態“吐出”,變成支撐生命的希望。就像大地“吞下”陽光雨露,“吐出”沉甸甸的麥穗。
這時,葉雲吞的手指在營養液中輕輕動了一下,像是在調整某個看不見的“配方”。儲物格裡剩下的兩枚膠囊微微發亮,散發出更濃鬱的麥香。山腹外的夜風似乎也帶上了一絲清甜,像是遠方田野裡,穀物成熟時的氣息正順著風,悄悄溜進這沉睡的秘密之地。
喜歡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請大家收藏:()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