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三天,他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葉雲天0號關閉了信號接收器的實時警報功能,將所有未處理的137個求救信號存入加密數據庫,每一個信號都標注了宇宙坐標、危機類型和時間戳。林月瞳0號則開始整理八次救援獲得的物理數據,尤其是關於時間規則和維度壁壘的碎片信息。
他們暫停了救援。
這個決定並非放棄,而是為了更徹底的拯救。就像醫生不會隻給病人止血,而不去尋找出血的根源。
十年之約,由此開始。
他們用三年時間,在城市遠郊的廢棄天文台基礎上,建成了“維度物理實驗室”。這座半埋在地下的建築,外牆覆蓋著能吸收空間輻射的特殊合金,內部是一個由超導磁體構成的巨大球形空間,用來模擬不同維度的時空曲率。
葉雲天0號幾乎把自己焊在了實驗室裡。他廢寢忘食地解析葉雲天Ω留下的信息碎片,試圖用數學公式描述九維空間的形態。那些超越常識的幾何結構——在三維空間中呈現為扭曲的克萊因瓶,在四維視角下卻能看到清晰的閉環——讓他無數次陷入瓶頸,又無數次在林月瞳0號的提醒下找到新的突破口。
林月瞳0號則開始了對自身擬態能力的極限挑戰。她在基因穩定劑的輔助下,嘗試模擬更高維度的“存在形態”——那些沒有固定形狀,能同時出現在多個位置的“維度生物”。這個過程痛苦而危險,每次模擬結束,她都會因為細胞結構的短暫紊亂而嘔吐不止,但她從未放棄。
第七年,他們成功研發出“時間線編輯模塊”。這台比手表略大的裝置,能在不乾擾主時間線的前提下,像編輯文字一樣“修改”某個事件的微小分支,比如讓一顆本該掉落的蘋果多懸停0.1秒,讓一陣風提前吹過某個路口。這種“非乾擾性修正”,正是修複奇點的關鍵技術。
第九年,「雲天∞號」的核心芯片研製成功。它不再是笨重的機器,而是一枚可以嵌入掌心的生物芯片,通過神經連接直接響應使用者的意識,能量來源是從真空零點能中提取的“本源能量”,理論上可以支撐無限次穿越。
第十年的最後一天,葉雲天0號和林月瞳0號站在實驗室中央,看著全息屏上那個完美的芯片模型,眼中都帶著疲憊,卻又閃爍著光芒。
十年時間,足以讓青澀的果實成熟,讓湍急的河流改道。葉雲天0號的鬢角染上了霜白,眼角的皺紋裡藏著無數個不眠之夜;林月瞳0號的眼神更加沉靜,偶爾會無意識地撫摸手腕上那道因擬態實驗留下的淺疤。他們不再是單純的冒險者,更像是背負著使命的匠人,用十年光陰打磨著一把足以劈開維度壁壘的利刃。
“準備好了嗎?”林月瞳0號拿起那枚嵌著芯片的手環,輕輕戴在葉雲天0號的手腕上。芯片接觸皮膚的瞬間,發出一陣溫暖的微光,與他的神經產生了完美的共振。
葉雲天0號點點頭,抬手撫摸著掌心的芯片,觸感溫潤,仿佛與他的血肉融為了一體。這不再是冰冷的技術,而是他和林月瞳0號十年心血的結晶,是跨越維度的勇氣,是直麵過去的決心。
林月瞳0號從控製台拿起信號耳機,遞到他麵前,耳機裡傳來熟悉的脈衝聲,沉穩而有力。
“存檔的第137個信號,”她的聲音帶著一絲微笑,眼中映著實驗室的燈光,“該出發了。”
葉雲天0號接過耳機,戴在耳邊。信號的源頭,正是2008年那場實驗事故發生的瞬間——那個初始時空奇點波動最劇烈的時刻。
他看向林月瞳0號,她回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溫度傳遞過來,堅定而溫暖。
這一次,他們不再是去救援某個平行宇宙的“自己”,而是要回到一切的起點,去修複那個被打碎的“源點”。前路是九維空間的未知迷霧,是時間線交錯的複雜迷宮,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葉雲天0號閉上眼睛,意識沉入與「雲天∞號」的連接中。
“坐標鎖定:2008年6月15日,實驗事故發生前10分鐘。”
“維度定位:基礎時空奇點。”
“「雲天∞號」,啟動。”
掌心的芯片爆發出璀璨的光芒,瞬間吞噬了他們的身影。實驗室的燈光在光芒中黯然失色,隻剩下全息屏上那137個紅色光點,在寂靜中,等待著被救贖的時刻。
新的征程,開始了。
喜歡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請大家收藏:()時空守護者及永生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