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1號宇宙·a銀河係——雲舟3號的信任攻堅戰
曲率引擎的淡藍色光暈逐漸收斂時,林月瞳1號)正盯著雲舟3號主控艙的全息星圖。屏幕上,代表a銀河係的螺旋狀星團正以0.5倍光速的相對速度逼近,核心區域那顆標注為“藍星a”的類地行星,像一粒裹著淡藍霧靄的玻璃珠,在漆黑宇宙裡泛著微弱的反光。
“還有30分鐘抵達藍星a軌道,”王磊的手指在控製台的虛擬按鍵上翻飛,調出一串實時數據,“引力參數匹配,大氣成分72氮氣、26氧氣,適合人類呼吸——但剛才的空間探測顯示,這顆星球的近地軌道有三層隱形防禦網,頻率波段很陌生,像是中等科技文明的‘被動警戒係統’。”
葉雲天1號)靠在艦長椅上,指尖輕點扶手——那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他抬眼看向星圖裡藍星a的標注注釋:“中等科技水平,農業生產力低下,近百年有三次‘外星文明接觸記錄’,但均以‘資源掠奪’收場……難怪警惕性這麼高。”他轉頭看向林月瞳,“準備好農業科技演示資料,不是簡單的影像,要帶實時數據鏈——比如我們在1號宇宙的‘高產小麥3.0’生長周期表,還有土壤修複前後的對比光譜。”
林月瞳點頭,指尖在手環式終端上一劃,主控艙中央的全息投影瞬間切換:金黃的麥田一望無際,ai播種機以每秒3米的速度行進,土壤監測儀插入土地的瞬間,屏幕上就跳出氮、磷、鉀的實時含量,甚至能預判未來7天的生長風險。“都準備好了,還加了我們在‘貧瘠區改造計劃’裡的實拍——和藍星a的土地條件很像,改造後畝產提升了3倍。”
就在這時,主控艙的警報突然響了起來。紅色的警示燈在艙壁上明滅,王磊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是‘銀河碎石帶’!比星圖標注的範圍大了30,而且有幾塊直徑超過10公裡的巨石正朝我們撞來!”
葉雲天立刻直起身:“啟動月瞳素能量護盾,功率開到80!”
“收到!”王磊的手指按在緊急操作鍵上,雲舟3號的艙體外側瞬間籠罩起一層淡紫色的能量膜——那是用月瞳素提煉的“空間緩衝層”,在第十六部的科技改造中,這層護盾的防禦強度提升了10倍,能抵禦小型天體的直接撞擊。
主控艙的舷窗外,黑色的碎石像暴雨般砸來。最大的那塊巨石足有小山大小,帶著暗紅色的灼燒痕跡,撞上能量護盾的瞬間,淡紫色的膜層泛起一圈漣漪,巨石瞬間碎裂成無數小塊,順著護盾的切線方向飛散。王磊盯著護盾能量讀數:“損耗率僅5,比預期的好——升級後的月瞳素純度更高,護盾的‘彈性緩衝’效果確實強多了,之前這種規模的撞擊,至少要損耗30能量。”
半小時後,雲舟3號順利穿過碎石帶,平穩降落在藍星a的一片荒蕪平原上。這裡的土地是淺褐色的,乾裂的紋路像老人臉上的皺紋,遠處能看到低矮的土坯房,幾個穿著灰色製服的人正朝這邊跑來——他們的胸前彆著銀色徽章,徽章上是一把交叉的激光槍,顯然是“星際防禦隊”的人。
艙門緩緩打開的瞬間,三道刺眼的紅色激光就瞄準了葉雲天三人。
“不許動!”為首的年輕人聲音沙啞,握著激光槍的手繃得發白,他的製服肩上有一道金色條紋,應該是隊長。“你們是哪個星係的?來這裡做什麼?!”
林月瞳往前走了一步,雙手攤開以示無害,手腕上的終端投射出全息影像——正是之前準備好的農業科技資料。“我們來自1號宇宙,不是來掠奪資源的,是來合作的。你看,這是我們的高產作物,還有土壤修複技術——你們的土地很貧瘠,我們的科技能幫你們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那隊長卻冷笑一聲,激光槍的準星沒動分毫:“合作?彆用你們的‘科技陷阱’騙我們!十年前,有個自稱‘阿爾法文明’的種族也這麼說,帶了‘高產種子’來,結果那些種子長得飛快,卻吸光了我們土地裡的所有養分,最後我們的麥田全枯死了!還有五年前,一群人說要幫我們建‘星際通訊站’,結果偷偷在地下埋了資源探測儀,想把我們的稀土礦挖走!”他的聲音裡帶著壓抑的憤怒,“你們這些‘高文明’,不就是想拿我們的土地當試驗場,拿我們的資源當燃料嗎?”
葉雲天皺了皺眉——他沒想到藍星a的“創傷記憶”這麼深。他看向隊長身後的幾個人,他們的眼神裡既有警惕,也有一絲隱藏的渴望——畢竟,荒蕪的土地和饑餓的滋味,比外星文明的威脅更真實。
“空口無憑,”葉雲天緩緩開口,“我們可以做個試驗。你選一片最貧瘠的土地,給我們三天時間——我們用自己的設備播種、施肥,要是三天後作物沒發芽,或者對土地有破壞,我們立刻離開,絕不多留。要是成功了,你再決定要不要和我們合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隊長猶豫了一下,轉頭看向身後的一個老人——那老人穿著樸素的布衣,頭發花白,卻帶著一種沉穩的氣場。老人走上前,蹲下身摸了摸地上的土,又看了看全息影像裡金黃的麥田,沉默了幾秒後說:“我是這裡的首領,叫卡倫。就按你說的辦——東邊有片‘死土區’,十年沒種出任何東西,你們去那裡試驗。”
接下來的一天,葉雲天三人在卡倫的帶領下,來到了那片“死土區”。這裡的土地是深褐色的,硬得像石頭,連野草都長不出來。王磊從雲舟3號裡搬出ai播種機——這台機器比1號宇宙的初代機型小了一圈,卻能自動適配不同星球的土壤硬度,還能根據實時數據調整播種深度。林月瞳則拿出土壤監測儀,插入土地後,終端上立刻跳出數據:“氮含量0.1,磷含量0.05,鉀含量幾乎為零——比我們之前改造的‘最貧瘠區’還要差。”
葉雲天點點頭,讓王磊把“月瞳素改良肥”拿出來——這種肥料是第十六部的科技成果,能緩慢釋放養分,還能修複土壤的板結結構。ai播種機啟動後,發出輕微的嗡鳴,在土地上劃出整齊的溝壑,種子和肥料同步播撒,不到一小時,兩畝地就全部種完了。
卡倫和防禦隊的人全程圍觀,有人小聲議論:“這麼硬的土,播了種也發不了芽吧?”“說不定又是騙人的,等明天他們就該找借口了。”
林月瞳聽到了,卻沒反駁,隻是在土地周圍裝了四個小型監測器:“這是生長監測器,你們可以隨時看數據——要是有任何異常,我們立刻停止。”
接下來的兩天,卡倫每天都會來“死土區”看一眼。第一天,土地沒什麼變化;第二天,土壤的顏色稍微淺了一點,卻還是沒動靜。防禦隊的隊長——卡倫的兒子凱恩,忍不住嘲諷:“我就說吧,都是騙人的,明天你們該滾了。”
葉雲天沒說話,隻是盯著監測器的數據——數據顯示,種子已經開始吸水膨脹,根係正在緩慢生長,隻是還沒破土。
第三天清晨,天剛亮,卡倫就帶著人來了。他走到“死土區”前,突然停住了腳步,眼睛瞪得大大的——隻見深褐色的土地上,冒出了一層嫩綠色的芽尖,密密麻麻,像給土地鋪上了一層綠毯。
凱恩也愣住了,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芽尖——那是真實的、帶著水分的嫩芽,不是投影,也不是幻覺。“這……這怎麼可能?”他喃喃自語,“這片地十年沒長過東西了,你們的種子……”
林月瞳笑著調出監測器的數據:“我們的小麥3.0品種,發芽周期是48小時,而且根係能分泌‘土壤修複酶’,慢慢改善土地的板結。你們看,現在土壤的氮含量已經升到0.3了,磷和鉀也在緩慢提升——等小麥成熟後,這片地就能種你們自己的作物了。”
卡倫站起身,看向葉雲天,眼神裡的警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敬佩和渴望。“你們的科技,真的能幫我們。”他頓了頓,“你之前說,需要我們做什麼?‘時空支點’是什麼?”
葉雲天拿出全息星圖,指著a銀河係的位置:“在1號宇宙和3號宇宙的邊緣,出現了‘時空裂縫群’,能量很強,會吞噬整個宇宙的時空。我們需要在a銀河係找一個‘支點’,搭建信號裝置——就像漁網的‘網眼’,四個支點的信號連起來,能形成一股推力,把宇宙推離裂縫群。藍星a的位置很合適,而且你們的科技水平,能幫我們維護信號裝置。”
他頓了頓,補充道:“事成之後,我們會把所有農業科技資料交給你們——包括高產種子、土壤修複技術,還有ai播種機的製造圖紙。我們要的,隻是你們的合作,不是你們的資源。”
卡倫沉默了幾秒,轉頭看向身後的族人——他們的臉上滿是期待,畢竟,能讓“死土”變良田,能讓家人不再挨餓,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答應合作,”卡倫伸出手,“藍星a願意做1號宇宙的‘時空支點’。”
葉雲天握住他的手,感受著對方掌心的粗糙——那是常年勞作的痕跡,也是對土地的敬畏。“謝謝。我們現在就開始搭建信號裝置,需要你們幫忙找一個‘時空能量穩定區’——通常是海拔較高、地質穩定的地方。”
凱恩走上前,撓了撓頭,語氣比之前溫和了許多:“我知道一個地方——北邊的‘聖山’,海拔3000米,從來沒有過地震,應該符合你們的要求。”
當天下午,葉雲天三人就和藍星a的族人一起,把信號裝置運到了“聖山”。裝置啟動的瞬間,淡藍色的信號波直衝雲霄,在a銀河係的星空中劃出一道微弱的光痕——那是1號宇宙的第一個“時空支點”,也是“流浪宇宙大計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