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拍打著黑礁,濤聲依舊。
核艇吸附在距離引歸峰腳十數丈處的淺海暗礁上,陸離身著公主為其量身定製的淺灰速乾長衫潛遊而上,避開雙季淺灘上零零星星出海歸來的鎮民,借道引歸西,進入密林。他,已經等不到夜深人靜之時再上岸了。
十年前,少年陸離在祭拜過母親後從奔牛船塢駕船出海,開啟尋覓‘寶貝’的遠航。此時,壯年陸離回來了,他早已做好打算,回家前,定要到母親墳前下跪,磕頭。
林間,枝葉在清風中的摩擦之音柔軟浸泡著陸離的耳膜,或遠或近又時不時響起的清脆鳥鳴,穿過他的胸膛。重歸故土,陸離大口地呼吸著葉與土的芬芳,這是他第一次感覺到陸地的美,遠勝海洋。
向前一裡,心潮洶湧的陸離突然機警起來……這林子,被破壞過?還是……?不……畢竟離開了十年,有些變化也不足為奇!
繼續向前……
不對!地麵上哪有什麼枯葉!
陸離加速,衝向密林深處!
不好!!!
雖然陸離在地麵上的方向感,位置感遠不及水中,但這畢竟是他母親的墓啊!他甚至認為自己在相隔十年後仍舊可以閉上眼睛就能將其找到!為什麼?難道說……!!!陸離打了個激靈,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一想到這裡,什麼避不避開鎮子裡的人已經完全拋到了腦後,他邁開步子,向家狂奔!
熟悉的院牆十年未變,就連院門都似乎還留有自己的掌紋。離家十年的孩子到此,腳步沉重,幾乎怎麼也抬不起來。陸離怕,他似乎從來都沒有這麼怕過。他怕他的猜想是錯的,他怕他的期望落空。
四周無人,躊躇不前的他像個孩子一樣在院門外蹲了下來,如同母親病亡後的每次出海歸來時一般。那時,他是難以接受進門後看不到母親,而現在,更是如此。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上下牙齒咬得幾近崩裂。他忽然有了一種想法:——這一切,都是夢嗎?這十年,自己真的離開了這個家嗎?
陸離覺得腦袋有些晃蕩,眼前的一切也迅速恍惚了起來。即便是蹲著,他還是不自覺地一隻手撐上了院牆,一隻抵住了地麵。
吱呀——,裡屋門開啟,陸離咻地起身,傾聽接踵而至的腳步聲。
是兩個人!!!
天旋地轉間,陸離猛然側身,一把推開了院門。
“爹!”陸離輕聲念道,他實在是無法想到父親看起來與自己想象中的老態龍鐘大相徑庭。“娘!!!”陸離的呐喊似悲似喜,他眼中的母親與離開自己時的彆無二致。
高大健碩的漢子三步上前,“咚”地一聲跪倒在地。
“離兒!!!”
彆說十年,就算是二十年,三十年,一個母親又怎會認不出自己的孩子?!朗秋亦是“咚”地一跪,將陸離緊緊抱住。
陸冬生仰天長笑,老淚縱橫!
千言萬語卻又啞口無言,三人硬是在院子裡不言不語地相對了近半刻鐘,才手挽著手慢慢走進了堂屋。
三言兩語,陸離把自己這些年的經曆告訴了爹娘。兩語三言,朗秋也告訴了陸離自己被引歸神女所救,以及近些日子所發生的一切。沒想到,他們一家差點就在海底之底重逢。但那個時候的陸離還未恢複記憶,就算見著了,又能怎樣呢?
“爹,娘,”陸離道,“雖然我們已是分離了十年,但孩兒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上引歸,跪謝神女!”
“是是是!”陸冬生連忙讚同,並長歎了口氣道,“若非我不過凡人一個……你娃不同,定是能去道謝的!”
朗秋道:“我同你一齊去,也正好將那海底之底的事告訴神女。”
說走就走,朗秋讓陸冬生去臨鎮轉轉,多多準備食材,自己則一把挽上大兒子,朝引歸峰走去。
這一路上又與陸離來時完全不同,他們接二連三地碰上了鎮子裡的鄉親。毫無疑問,年紀稍微小些的不認識陸離,年紀長些的自然是驚得張大了口瞪大了眼,滿麵儘是震驚與羨慕。而母子二人雖是不言不語,卻又時不時轉頭四目相對而笑,就好像千言萬語堆積在胸口,難以衝破狹窄的咽喉。
引歸峰下,陸離單膝跪地,弓腰挽臂,“娘,孩兒馱您上山。”
“好!”朗秋毫不猶豫,攀上大兒子肩頭。
迅速且平穩,不過兩個片刻,母子二人便到達了引歸峰頂那看不見的石窟門前。
咚,朗秋剛一下地便麵朝黑岩雙膝跪倒,高聲道:“弟子小秋,領大兒子陸離,拜謝神女大恩!”
陸離見母親如此,連忙也跟著跪下,道:“小兒陸離,謝神女救母大恩!”
“起來吧,起來吧……”
石門不見開啟,唯有房音溫柔之聲圍繞二人。
“小秋記得恩人說過,我兒還活著,也說過我母子二人終有一日會再相見,如今小秋帶我兒前來道謝,為何恩人不願見小秋母子二人呢?
“見與不見有何區彆?你難道忘了我雙眼不能視物?”
“恩人莫怪!小秋隻是………”
“好了,莫再多言!但既然你們來了,我便有兩件事相告,這第一,便是那玉石板子。”
陸離心中大驚,這神女竟然知道自己帶回的師父遺物!於是,先前還對其神通的懷疑瞬間煙消雲散。
“恩人說的是……”朗秋不知。
“田句的隨船之物,那玉板是其母的祖傳珍寶。你大概沒有細看吧,那厚厚的玉石板子背麵可是被剜下了一大塊。”
陸離知道,師父自幼便被人送至雙季,至於是誰送來的,沒有絲毫線索,隻是同到的有這一塊光滑板子。雙季這窮鄉僻壤,哪裡會有人識得,隻是收養他的老人敦厚淳樸,一直為其保存,直到過世之前才交與了田句。
“長話短說,”神女道,“田句其母姓和名盼兒,其祖上為挖玉人,世代單傳,直到盼兒一輩,彆說誕下男兒,那和盼兒,便是和氏唯一的子女……”
喜歡昆侖之遺請大家收藏:()昆侖之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