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聖的本質就是設置管理員,和曾經的主世界末日之城城主設置管理職位一個道理。
接受冊封的強者,從此與冊封世界綁定,無法以掌控世界布道大千的方式證得神位。
受封者的實力,隻與主宇宙級彆和受封等級關聯。
“聖者”掌控三千法則,實力與世界之主相當。
不過聖者的一切力量皆來源於世界之主,世界之主一念便可廢除聖者之位。
說白了,就是秦晉將自身的權柄和力量借給了“聖者”,讓聖者幫助他管理運營自己的世界。
作為世界之主的秦晉還可以對聖者權柄進行設置。
能動用那些法則,不能動用那些法則,能動用到哪種程度,都能夠進行細分。
聖者之下的“主宰”,本質上和聖者相同,隻不過權限比聖者低。
主宰隻能掌控單獨的一條法則,其實力強弱與法則強度直接相關。
比如,如果有人成為了主世界中不朽法則的主宰,那麼祂的實力就是神位七級,若掌控的是一條神格級法則,那麼實力就隻有神格級。
“封聖”有利有弊。
好處是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實力強勁的手下,杜蘭心等“聖者”更是相當於秦晉的分身,原本隻有秦晉一個人在外打拚,現在杜蘭心等人也能出去乾活了。
聖者主要負責大方向的統籌,具體每條法則,則是交給了專人管理,也就是“法則主宰”。
法則主宰對於法則的領悟、修行都能直接反饋到法則本身,相當於每條法則多了一個人幫秦晉修煉。
要是秦晉在外麵戰鬥,導致法則受到損傷,這些法則主宰也會負責修複。
封聖當然也有弊端。
最顯著的弊端就是消耗大增。
聖者和主宰,說白了就是秦晉的奴隸。
眾所周知,奴隸是不允許有私產的,產生的所有消耗都由秦晉來支付。
聖者和主宰在外進行的一切戰鬥、行動產生的本源消耗,都是直接從主世界扣本源。
主世界是個水塔,聖者和主宰們就是水龍頭。
如果收益無法覆蓋支出,那麼秦晉就虧了。
為了避免聖者和主宰們肆無忌憚濫用力量,造成本源浪費,還需要另外設置一些硬性協議條款,加以限製。
另外,是人就有私心,有私心就有欲望,有欲望就可能壞事。
聖者和主宰裡麵一旦出了內鬼,將對主世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比內鬼破壞力還大的叫做蠢貨,萬一某個主宰或者聖者突然犯蠢闖禍,連秦晉這個世界之主都要頭疼一陣子。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也需要額外的條款進行限製。
聖者和主宰受到的限製越多,能使用的力量就越小,發揮的作用也越小。
受到的限製越少,發揮的作用越大,可一旦出問題,產生的負麵影響就越大。
其中利弊,需要秦晉自己把控。
好在如今的主世界,隻有五個聖者,主宰一個都沒有。
杜蘭心幾人也都比較可靠,暫時不用思考設限。
她們產生異常,秦晉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及時糾正避免損失。
萬一秦晉沒有及時處理,還有充當世界意誌的領航者文明核心,可以查漏補缺。
受到秦晉的敕封,五人福至心靈,開始一一嘗試世界權柄的妙處。
領航者宇宙出身的韓夢冉和李雲舟本就能夠操控宇宙源代碼,此時獲得權柄更是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