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看到靜安的攤子越做越大,也替靜安高興。她跟靜安去裝修商店,定做了牌匾,買了四個大字:開業大吉。
還做了一些字,什麼韭菜盒子,餛飩,冷麵,掛麵,把這鞋字,都貼在鐵皮屋子上。
小吃部的牌匾,沒想好名字。
二平說:“我看彆人的小吃部,都用自己的名字,自己名字不會跟彆人重複。”
靜安說:“叫靜安小吃部?”
二平說:“挺亮堂,挺好,就叫靜安小吃部。”
靜安小吃部,開業了。
父親用長長的竹竿,挑起一串紅色的鞭炮。父親抽了一根煙,用火紅的煙頭,點燃了炮仗撚兒,鞭炮劈裡啪啦地炸響。
父親笑著說:“靜安,你爸我屬龍的,給你開業放鞭炮,你的生意肯定龍騰虎躍。”
靜安心裡說,可彆打架。
母親連忙說:“紅紅火火的,肯定生意旺。”
靜安小吃部開業這一天,父親沒有出攤,母親沒有開店,都來到靜安的小吃部幫忙。
這一天,靜安挺忙乎的,累也快樂著。
煮的50袋冷麵,很快就賣空了。燒餅也沒了。煮熟的雞蛋也賣光。
父親馬上騎著自行車,去幫靜安上貨。父親回來的時候,蹬自行車蹬得飛快,汗水順著兩鬢往下淌。
父親很細心,幫靜安買了冷麵,又買了燒餅和雞蛋,還買了大蔥和香菜。
黃瓜又沒了,韭菜也沒了,父親騎著自行車就去買黃瓜買韭菜。
母親紮著圍裙,掄著擀麵杖,幫靜安烙韭菜盒子。
母親熱得也是順脖子淌汗,母親乾脆脫了襯衫,穿著半截袖乾活。
母親笑著說:“靜安呢,要是生意天天這麼好,買個電風扇吧,你乾活也不遭罪。”
靜安舍不得錢買電風扇,她還想存上錢,把鐵皮屋子的錢給李宏偉。
李宏偉也幫了父親的忙,從父親手裡買了很多草墊子。他的工人也有很多,是從農村上來的,搭了工棚,工人有住宿的地方。
傍晚的時候,靜安的婆婆忽然出現了,她牽著冬兒來的。
冬兒的臉上腫了一塊,磕破了一塊皮。
冬兒一見靜安,委屈地哭了。
靜安連忙把冬兒抱到懷裡:“臉怎麼了?誰碰的?”
婆婆說:“自己摔的,磕在凳子上,你問她是不是?”
靜安沒問冬兒,因為冬兒一直掉眼淚。
婆婆的小鋪就在馬路斜對麵,聽說這裡開了一個小吃部,叫靜安小吃部,她來看看,果然是靜安開的。
婆婆很喜歡這個鐵皮屋子,問靜安是從哪裡買的。靜安沒多說。
婆婆要帶冬兒走,冬兒不走。
靜安說:“冬兒奶奶,讓她留在這兒吧,你一會兒把冬兒的書包送來,我明天送她上學。”
婆婆答應一聲走了。
婆婆走了之後,母親問冬兒:“臉咋磕的?誰揍你了?”
冬兒小聲地說:“阿姨推的——”
靜安的眼淚一下子就迸濺出來:“你去爸爸的新樓了?”
冬兒點著頭,眼淚也劈裡啪啦掉下來,她緊緊地摟著靜安的脖子:“冬兒要和媽媽在一起。”
靜安說:“你爸爸看到你磕了,說啥了?”
冬兒說:“罵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