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毅暗中調查了一下縣城市場這個小龍蝦新攤位的主人。
他姓史,名叫史學明,並不是鎮北縣本地人,也不是吉春市人,壓根兒不是北方人,而是在前些年知青下鄉的時候,從蜀地被“發配”到鎮北縣的。
後來知青回城,因為種種原因,他沒有回去,就留在鎮北縣落戶,變成了本地人。
過上個幾代,就會成為鎮北縣地道的本地人。
史學明有個兄弟叫史正良,是非常有名的國家級廚師,精通川菜、魯菜以及宮廷菜等菜係。
史正良的廚藝非同小可,在整個蜀地的廚師界都名聲大噪。
有個在做菜方麵如此厲害的好大哥,史學明從小跟在他身邊耳濡目染,在做菜方麵,也小有造詣。他並不是什麼正經廚師,但比很多有名頭的廚師還要厲害。
就比如,姚小華一家三代都是廚子,在鎮北縣這一片地界上,都小有名頭,一提起來,會有不少人知道。但在史學明麵前,哪怕他三代加起來,也連個屁都不算!
史學明沒有名頭,但勝過無數有名頭的廚師。
史學明是個有文化的,此前,他也隻是經營一下書畫方麵的生意,給彆人寫寫字,作作畫,代寫代寫書信啥的。
但剛開始生意還行,時間長了,書畫方麵的業務需求有所變化,大量銳減,他在鎮北縣,連吃飯的依憑都沒了。
一個月前,他就聽說了,在鎮北縣被人視為垃圾的小龍蝦突然在縣裡大賣,但並沒有在意這事兒。
最近,眼看著自己的營生越來越不行,機緣巧合之下,他才開始重視這件事情。
史學明史蜀地人,最擅長做辣,而且,做出的辣味醇香濃厚,不是一般人做的那種單純單薄的辣。於是,在一通研究之後,很快就做出了一鍋麻辣小龍蝦。
小龍蝦是做好了,可是,該怎麼讓人買自己的小龍蝦呢?
史學明最初也嘗試先嘗後買的方式營銷,但效果並不好。
原因是,許毅的小龍蝦賣的正盛,根本沒有多少人願意嘗他的小龍蝦。有幾個願意嘗的,倒是在嘗了之後都買了。甚至還回去幫他打了廣告。
但因為許毅小龍蝦店鋪的影響,有人幫忙“打廣告”效果也並不好,他每天最多也就靠賣小龍蝦賺幾塊錢。
直到最近這兩天,他思來想去,最終在價格上營銷一下。
他並不是將小龍蝦降價售賣,相反,彆人在市場上賣小龍蝦一塊錢一斤,他就提高到一塊五一斤。
他這麼做,靈感也是來源於許毅的小龍蝦店鋪,因為他發現,許毅的店鋪,小龍蝦都賣到兩塊錢一斤了,還是比市場上一塊錢一斤的賣的更好。他把小龍蝦價格由原來跟彆人的一樣,提升了五毛,立刻就吸引來不少眼球。
顧客的想法也很簡單,問法更簡單:“彆人的小龍蝦都賣一塊錢一斤,你的憑什麼賣一塊五?”
吸引過來人問,正是史學明的目的,他當即一笑:“您嘗嘗再說。”
來詢問的顧客一嘗:“喔霍,兄弟你這龍蝦,可真叫一個美味啊!簡直絕了!”
“我本來以為毅哥龍蝦館的龍蝦就已經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沒想到你這味道,更厲害。”
“對了兄弟,你能保證你賣的龍蝦,天天都是這個味道嗎?”
不用想,這是個小龍蝦愛好者,不僅僅買過許毅的龍蝦,也買過這市場上其他家的,其他家的龍蝦,剛開始一吃,感覺還可以。可後來,就越吃越難吃,所以,他才會問出這樣的話。
史學明知道“魚兒”上鉤了,不急不慢:“嗬嗬,這位兄弟,配方是固定的,味道也是固定的。每天都是這個味道,變不了。”
這顧客哈哈一笑,當即就花七塊五毛錢買了五斤,這顧客,也是史學明最近賣龍蝦以來,買的最多的一位:“感謝捧場,吃好了您再來。”
這個顧客來買小龍蝦,也僅僅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光顧的人越來越多,他這龍蝦攤位,自然而然也就火起來了。
僅僅是三五天下來,史學明就賺的缽滿瓢滿,幾天的收入,比原來半年的還要多。
嘗到甜頭的史學明,做的龍蝦越發的多,甚至還找了一個幫手幫他。
許毅裝作顧客,買了他一斤小龍蝦,品嘗了之後,也是忍不住直豎大拇指。
沒辦法,不得不承認,人家做的,的確更加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