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數月精心運作,子韜商會逐步走上正軌,源源不斷地為韓韜積聚起日益豐厚的財富。
與此同時,莊園中的兵馬訓練亦是成效斐然。韓韜瞅準時機,購入一批優質戰馬,與莊園原有的馬匹相整合,成功組建起一支規模達千人的騎兵。
而在金城郡周邊,眾多羌族部落正齊聚一堂,共商大事。營帳內,氣氛熱烈,各部落首領暫時放下了往昔的仇怨與紛爭,目光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決絕。燒當羌首領徹裡說:
“如今黃巾之亂盛行,朝廷忙於四處撲火,疲於應對。此乃天賜良機,正是我等起兵,奪回屬於我們的一切之時!”
諸部落首領紛紛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壓抑已久的渴望與鬥誌。句就種首領冷屠緊接著說:
“此刻,整個涼州的羌人都在拭目以待,隻要我們振臂一呼,率先起事,其他地方的羌人必定群起響應。”
先零羌首領坤木澤亦情緒激昂:
“沒錯!長久以來,我們在這涼州大地飽受壓迫,皇帝與那幫朝中大臣,何曾將我們視作子民?他們視我們如草芥,肆意欺淩壓榨。如今,是時候奮起反抗了!”
徹裡微微頷首,道:
“但我等亦深知,此次起義絕非易事,若想成功,必須有一位能服眾的領袖來掌舵,將所有參與起義的部落凝聚成一股力量。否則,我們即便舉事,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難成大業。”在場眾人深以為然,皆點頭稱是。
此時,一位小部落首領站起身來,高聲喊道:
“我推舉徹裡首領,他英勇無畏,作戰經驗豐富,定能帶領我們取得勝利!”
話音未落,另一位部落首領亦起身表態:
“我覺得坤木澤首領更為合適,他足智多謀,沉穩老練,有他領導,我們無憂矣!”
緊接著,又有人舉薦赫炎,刹那間,營帳內議論紛紛,眾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逐漸變得緊張起來,甚至有幾個性急的首領差點拔劍相向。
徹裡與坤木澤見狀,無奈地搖頭歎息。坤木澤大聲喝止:
“都彆吵了!眼下我們不過是幾個部落推選首領便已亂成這般模樣,若待涼州各地部落齊聚,那還不得亂成一鍋粥?如此情形,如何能成大事?”
徹裡亦附和道:
“我本就不在乎這首領之位,我等所求,乃是能有一人將我們所有部落緊密團結在一起,使起義大獲成功,讓我們奪回本就屬於我們的權利與尊嚴。”
眾人聽聞,漸漸安靜下來,陷入沉思。這時,赫炎打破沉默,緩緩道:
“各位,我倒是想到一人,或許可擔此重任。”
眾人紛紛投來好奇與期待的目光,急問道:
“是誰?”
赫炎深吸一口氣,吐出三個字:
“韓子韜。”
此語一出,眾人先是一愣,隨即陷入思索。坤木澤率先開口:
“韓子韜多年來對涼州各地羌人無私相助,其仁義之名早已傳遍羌地,威望頗高,若論服眾,他自是有此能力。隻是...他年紀尚幼,恐怕難以擔起這等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