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韜坐在那座位上,嘴裡不停地念叨著:
“你們這是害我啊,你們害苦了我啊。”
可心裡頭啊,彆提有多開心了,暗自想著:
“造反好啊,這反得造啊。”
這時,一個部落首領站起身來,恭敬地說:
“大王,這擁立之禮已經成了,我們也都發下重誓往後追隨您、聽您的話了,現在您就是我們名正言順的大王了,您可不能再推脫了。”
韓韜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說:
“既然大家如此推舉我,那我便不再推脫了,我定會帶著大家拿回本就屬於你們的權利。”
這話一出口,一眾羌人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那聲音在山穀間回蕩,久久不息。
不過,韓韜心裡可清楚,這王可不是隨便能當的,如今這世道,誰要是冒頭稱王,那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被各方勢力群起而攻之。
想當初袁術貿然率先稱帝,結果被一幫諸侯圍攻打,落得個身死的下場。自己要是現在就當了這個王,朝廷還不得立馬派重兵先來圍剿自己。
於是,韓韜朗聲道:
“眾位,在為你們成功討回公道之前,我絕不稱王。”
此話一出,一眾羌人先是一愣,隨後互相對視,接著紛紛重重地點頭稱讚,那神情仿佛在說:
“果然沒選錯人啊。”
赫炎上前一步,問道:
“那我們暫時該如何稱呼您呢?”
韓韜想了想,道:
“你們就叫我主公吧。”
一眾羌人齊聲回應:
“是,主公。”
那聲音整齊洪亮,透著滿滿的信服與尊崇。
眾人見韓韜應下首領之位,便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詢問下一步該如何行動。韓韜微微仰頭,陷入沉思,腦海中快速翻湧著上一世的記憶。
他深知,在羌人大規模叛亂之後,因朝廷的大部分兵力都被牽製在鎮壓黃巾起義的戰場上,一時間難以抽調出足夠的兵力來應對羌人的叛亂。
屆時,朝廷是調集湟中義從胡軍隊前來平叛,可曆史上這支軍隊卻因同情羌人而叛變,轉而加入了叛軍,並推舉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作為首領。如此一來,局勢便愈發複雜難測。
韓韜心意已決,當下開口道:
“咱們起義之後,即刻朝著湟中地區進軍。”
一眾首領聽聞,皆麵露疑惑之色,有人不解地問:
“為何是湟中地區?金城郡的治所允吾豈不是更為重要?若能攻下允吾,整個金城郡便可儘入我們囊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