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韓韜手中戰鬥力最強的兩支軍隊,一支是自己精心打造的六部大軍,另一支便是周倉和裴元紹率領的這支黃巾軍了。
隻是韓韜心裡有自己的盤算,他還不想過早地讓外界知曉周倉和裴元紹其實並未背叛自己,還想讓這支黃巾軍繼續以叛軍的形象出現在眾人眼前,混淆各方視聽。
於是,韓韜琢磨著要把這支將近十萬人的黃巾軍分成兩支軍隊,分彆去抵擋益州和並州方麵即將來襲的軍隊。
可這統兵將領的人選卻讓他犯了難,周倉和裴元紹肯定是不能出麵的,不然之前苦心營造的假象可就全都白費了,外界一下子就能看穿他們根本沒背叛自己的實情。但一時之間,韓韜又實在想不出合適的人選,為此愁眉不展。
直到韓遂前來看望韓韜。韓遂見韓韜一臉憂色,便笑著寬慰道:
“韜兒,你也不用太有壓力,憑咱們手中現有的兵力,朝廷奈何不了咱們的,放寬心便是。”
韓韜便把自己發愁的緣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韓遂。
韓遂聽後,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抬起頭看著韓韜,目光中透著幾分堅定,道:
“韜兒,你若是信得過為父,為父可以帶這支軍隊前去迎敵。”
韓韜一聽,頓時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責怪自己:“我怎麼把老爹給忘了呀,韓遂本就是一員非常優秀的將領,經驗豐富,有他帶兵,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於是趕忙說:“父親能帶兵那自然是最好的了,隻是還得再選一人,畢竟要分成兩支軍隊去應對兩邊的敵軍。”
韓韜接著又說:“目前知曉這支黃巾軍沒有背叛我的將領,除了父親您,就隻有華雄了,可華雄我還準備帶著他去正麵抵擋朝廷的大軍,實在是抽不開身呀。”
韓遂聽了,略作思索後說:“讓你兄長韓瑛去怎麼樣?他和你一樣,自幼習武,熟讀兵法,平日裡練兵也很有一套,有他前去統兵,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的。”
韓韜想了一下,覺得父親說得倒也在理,便點頭說:
“那就讓大哥帶兵去吧,有大哥和父親幫忙,我心裡也踏實多了。”
韓韜又繼續叮囑道:“我料定此番益州和並州方麵不會使出全力來進攻咱們,所以隻要大哥穩紮穩打,以防守為主即可,切不可貿然出擊,以免中了敵軍的圈套。”
韓遂神色嚴肅地點點頭,道:“我會好好叮囑他的,你放心便是。”
就這樣,將領人選的問題總算是解決了。隨後,韓韜便開始專心研究起怎麼對付那正麵而來的朝廷大軍了。
經過一番考量,韓韜決定從屯田的軍隊中調集十萬大軍,再從黃巾軍中抽調四萬大軍,加上韓韜的六部大軍,如此一來,總共便能集結起二十萬大軍,來應對朝廷的這次圍剿。
韓韜立即發布了一道道命令,隨著命令傳達到涼州的各個角落,整個涼州大地瞬間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活力。
士兵們開始緊張有序地集結,整備,一場大戰前的緊張氛圍迅速在涼州蔓延開來,所有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事做著準備。
就在韓韜緊鑼密鼓地籌備戰事之時,馬騰前來求見。一見到韓韜,馬騰便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語氣誠懇且堅定地說:
“主公,此次朝廷大軍來犯,末將懇請出戰,願為主公分憂,萬死不辭!”
韓韜看著馬騰,心裡倒也並未太過驚訝,畢竟馬騰歸順自己已有一段時間了,隻是自己一直對他是給個官職養著的狀態。
對於馬騰這樣有著世家背景的人,韓韜心裡著實不敢輕易重用,畢竟此人有野心,萬一哪天生出異心,那後果不堪設想。
馬騰見韓韜麵露猶豫之色,趕忙更加誠懇地說:
“主公,末將對主公忠心耿耿,請主公給末將一個機會,讓末將證明自己吧。”
韓韜此刻內心陷入了艱難的抉擇之中,腦海中思緒萬千。轉念一想,人的野心也並非一開始就有的,就像劉備,起初起兵之時,也不過是想著匡扶漢室,哪裡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稱帝呢。
還有袁紹,當初在朝堂之上拔劍硬剛董卓,那時的他們,初心也都是為了維護漢室。思及此處,韓韜決定給馬騰一個機會,於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