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韜佯裝一路“追擊”周倉等人,追至大漢境外,踏入哀牢地界晃悠了約莫半個月,才誌得意滿返回益州,在武陽城外紮下營寨。
一眾世家代表聽聞消息,趕忙前往韓韜軍營致謝,其實他們心底最關切的,是周倉是否已被剿滅,不然隻要那周倉還在,隨時都可能卷土重來,血洗益州。
韓韜將眾人迎入營帳,賈龍率先開口,滿是感激:
“韓將軍不辭辛勞,救我等於水火之中,實乃大恩。”
趙宣說:“自古賢人,無人能及韓將軍啊。”
趙瑤附和道:“韓將軍一心解救益州百姓,這‘仁義無雙’之名,當之無愧。”
韓韜笑著拱手還禮:“各位太客氣了,拯救百姓本就是我本心所向,做事隻求無愧於心。”
眾人紛紛欽佩點頭。
賈龍趁熱打鐵,問道:“韓將軍,不知此次可剿滅了周倉?”
韓韜麵露遺憾之色:“實在可惜,周倉狡黠得很,派出死士拚死阻攔我,他自己則帶著主力趁亂逃走。我一路追到哀牢地界,也沒能追上。”
眾人一聽,頓時緊張起來,麵麵相覷。韓韜趕忙安撫:
“各位不必憂慮,周倉若敢再來犯,我定會再次出兵,絕不讓他逍遙法外。”
眾人這才稍感安心。
賈龍緊接著說:“韓將軍,我方才與眾人商量,想請將軍派兵駐紮在益州,如此一來,我等方可高枕無憂。”
韓韜立刻擺手拒絕:“這怎麼能行,我此番出兵是為救你們,若賴著不走,天下人會如何議論我韓子韜?”
韓韜心中暗笑,盤算著還得讓周倉時不時來攪和一番,才能持續從世家這兒獲利。
賈龍苦勸:“韓將軍,我知曉您重義,不願落人口實。可周倉實在殘忍,此次殺了眾多世家子弟與百姓,我們實在害怕。”
韓韜仍裝作不為所動:“各位放心,我承諾,隻要周倉敢回來,我隨時起兵支援。再者,我與朝廷多次交惡,若留在此處,朝廷知曉,也會給你們惹麻煩。”
一眾世家聽這話,明白韓韜確實無意霸占益州,更沒打算壓榨勒索,心底暗讚他是明主。
李權見狀打圓場:“韓將軍征戰多日很勞累,此事不妨明日再商。”
眾人點頭,紛紛告辭回城,繼續商議對策。
回城後,賈龍說:“韓子韜確實仁義,沒趁機壓榨咱們,剛看他遞來的軍費明細,也很合理。”
眾人紛紛稱是。李權憂心忡忡:
“咱們各家部曲損耗殆儘,短時間難以恢複,若周倉折返,必定大禍臨頭,得想法子留下韓子韜。”
趙瑤拋出主意:“讓韓子韜留下的關鍵在於應對朝廷,還有安置韓子韜的軍隊。此次益州北部五郡不少世家遭難,除了登記在冊的土地,他們還有不少私藏土地。
登記的讓幸存族人繼承,私藏土地就給韓子韜屯田,既解決他養軍難題,又不用咱們出軍費,咱們沒損失,還能得庇護。”
眾人一番權衡,覺得此計甚妙,紛紛點頭同意。
第二天,賈龍等人再訪韓韜,將商量好的辦法道出。韓韜雖然內心狂喜,嘴上卻還推辭:
“這怎麼使得,旁人定會說我趁火打劫。”
賈龍勸道:“韓將軍彆再推辭,這是大家一致認可的,唯有如此,益州才能安穩,免受黃巾之亂。”
韓韜仍裝為難:“要是朝廷怪罪下來,如何是好?”
賈龍堅決的說:“按登記土地、壯丁納稅,朝廷不會起疑,刺史那頭我們搞定。真要怪罪,我們就擁立將軍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