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韓韜的軍隊便到達關前,守軍望著漫山遍野的西涼軍,心生畏懼。
韓韜的軍隊列好陣,中間兩列士兵緩緩分開,讓出通道。韓韜騎著赤兔馬,手持長槍,英姿颯爽地衝了出來,來到陣前。
關上守軍看到那匹火炭般的赤兔馬,又看到韓韜英氣逼人,立刻意識到眼前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城韓子韜。韓韜用長槍指著城上,大聲喊道:
“我乃金城韓子韜,今日前來攻打你大散關,你們速速投降,所有文武官員可保原位。若負隅頑抗,城破之時,一個不留!”
此言一出,關上守軍頓時騷動起來。
副將緊張地問:“將軍,西涼軍如此之多,這可怎麼辦?”
守將沉思片刻,道:“太師此刻正率大軍往關中趕來,大散關易守難攻,韓子韜一時難以攻破。我們堅守等待太師回援。”
副將連忙點頭:“是。”
過了一會兒,韓韜見關上毫無動靜,再次喊道:“怎麼樣,降不降?”
守將高聲回應:“韓子韜,我們是不會投降的!太師馬上就會回援,識相的話你就趕緊離開!”
韓韜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下令道:“攻城!”
隻見攻城器械被緩緩推了出來,衝車、投石車、雲梯等一應俱全。韓韜的工匠局對攻城器械進行了改良,給衝車包上了堅固的鐵皮,能有效抵禦箭石攻擊。
衝車的車輪也采用了最新材料,堅固異常。西涼軍的弓箭兵開始壓製城上守軍,掩護攻城部隊推進。
在攻城器械的不斷衝擊下,西涼軍很快攻上了城牆。士兵們與守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喊殺聲震天。
不多時,城門被撞開,西涼軍湧入城中。經過一番激烈戰鬥,大散關被韓韜成功攻占。
由於守軍負隅抵抗,給韓韜的軍隊造成了不少損失。韓韜心中憤怒不已,下令對關內守軍一個不留。
韓韜踏入關中,走在街道上。眼前景象用餓殍遍野,慘絕人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街道兩旁幾乎看不到完整的房屋,殘垣斷壁間,處處是餓倒在地、氣息奄奄的百姓。
瘦的都脫相了,連是男是女,年齡都分不出來了,不少人連件完整的衣裳都沒有。
一些人躺在地上,無力地喘息著,目光呆滯地望著天空。
看到韓韜的大軍,人群中頓時有了動靜。有幾個人掙紮著朝這邊爬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哀求,那是對食物的極度渴望。
韓韜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呆若木雞,作為一個上一世在現代社會衣食無憂的中學生,他雖然知道古代百姓在戰爭年代食不果腹,卻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這一切。
韓韜的目光掃過人群,心裡一陣刺痛。他從未想過百姓會如此困苦。
自己所在的涼州雖然經常爆發羌人等叛亂,但是情況也沒有這麼慘。
賈詡看著眼前的景象,說:“定是董卓為了保證軍隊的糧草供應,把關中地區百姓的口糧都征走了。”
韓韜憤怒地說:“董卓真是喪儘天良。”
賈詡歎了口氣,說:“不是誰都像主公您這樣仁義。”
韓韜心中滿是不忍,立刻下令拿出糧食,為百姓熬粥。
接著留下一些軍隊維護治安,然後率領大軍繼續朝著長安方向進軍。
韓韜一路疾馳,沿途不斷拿出糧食賑濟災民,所到之處百姓對他無不感恩戴德。
此時董卓也已經率軍穿過潼關進入了關中地區。這時士兵來報:
“太師,不好了,韓子韜率軍已攻克大散關,正朝長安方向而來。”
董卓聽後勃然大怒,吼道:“韓子韜這個狗賊,竟敢趁我退回關中之際,偷襲我的後方!來人,傳令下去,隨我迎戰韓子韜。”
李儒趕忙勸阻道:“主公息怒,我軍剛經曆數月征戰,當下軍中大部分都是新兵,此時與韓子韜硬碰硬並非明智之舉。”
董卓心裡明白李儒的話已經很委婉了。他清楚自己的精銳部隊在與白波軍、南匈奴以及關東諸侯的作戰中損耗巨大,如今的軍隊大多是拉來的壯丁。
董卓陷入沉思,片刻後問道:“那該怎麼辦?”
李儒思索片刻,說:“不如主公先歸順韓子韜,再找機會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