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離開韓府後,並未直接回渤海,他怕韓馥真把冀州讓給董卓,便留在鄴城盯著。
這天,韓馥與袁紹都得知公孫瓚已攻入河間國,還占了數個縣城。
袁紹趕忙勸慰韓馥:“大人,息怒啊,這裡麵肯定有誤會。”
要是放之前,韓馥說要把冀州讓給董卓,隻是為了嚇唬袁紹,可得知公孫瓚攻入河間國後,他還真動了這個念頭。
韓馥瞪著袁紹,沒好氣道:“公孫瓚都打到冀州腹地了,你還說是誤會?”
正說著,家丁來報:“大人,外麵有人求見,自稱是公孫瓚的長史關靖。”
袁紹一聽,高懸的心落了地,知道這是公孫瓚派人來解釋了。
不多時,關靖走進屋內,向韓馥恭敬行禮:“見過韓刺史。”
韓馥怒氣衝衝地質問:“你主公孫瓚為何攻取我的城池?”
關靖賠著笑說:“韓大人誤會了,在下今日正是為此事而來。日前,我主發現有一夥黃巾賊子闖入了河間國。”
韓馥聽到“黃巾賊子”幾個字,翻了個白眼,心想又是黃巾賊子,就不能換個理由。
關靖接著說:“我主擔心這夥賊子會威脅到大人,所以果斷發兵替大人圍剿這群賊子,還特意派我來告知大人,免得您誤會。”
韓馥調侃道:“那我還得感謝你主公孫瓚嘍?”
關靖忙道:“我主與韓大人同氣連枝,曾一同會盟討伐董卓,情誼比親兄弟還親,談什麼感謝。此刻,我主已經撤出了河間。”
袁紹趁機接話:“我就說肯定是誤會嘛。”
關靖又道:“我此次前來,除了解釋我主發兵緣由,還有一事,就是商談共同抗擊董卓之事。”
袁紹附和道:“沒錯,咱們討董聯盟雖說退軍了,但並未解散。如今董卓率大軍前來圖謀冀州,咱們必須將其擋住。”
韓馥思索片刻,道:“那咱們三路諸侯合力抗擊董卓,為了能更好的統一作戰,得選個盟主出來,誰來當啊?”
這話一出,袁紹心裡一動,眼神中滿是渴望,可又不敢貿然開口,生怕惹惱韓馥。
關靖則默不作聲,反正韓、袁二人爭盟主,怎麼也輪不到公孫瓚,沒必要站隊得罪人。
韓馥眯著眼看向袁紹,袁紹內心掙紮半天,艱難的擠出一句:“當然是韓大人了。”
關靖聽袁紹這麼說,也表態:“我沒意見。”
韓馥整整衣服,道:“既然二位如此抬舉,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袁紹尷尬陪笑:“那是那是。”
關靖也跟著陪笑。
此刻,董卓大軍已經進駐河內郡,韓韜趁勢將洛陽與河南郡收入囊中。至此,整個司隸地區,除了河內、河東兩郡,其餘全歸韓韜所有。
他沿用舊策,安撫了兩郡尚在的氏族,給了他們一些土地。除少數家族外,多數土地已沒人認領,順理成章成了韓韜的土地。
韓韜心情格外舒暢,司隸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早在秦朝就開發完備,掌控此地,能養幾十萬兵馬。
當下,河東郡是郭太的白波軍活躍範圍,韓韜暫時不想去管他,河內郡則被董卓當作大本營。
這日,賈詡對韓韜進言:“主公,您既已稱人皇,卻還沒一座像樣的宮殿,這可顯不出您的威嚴。”
韓韜聽後覺得有理,問:“文和,能為我謀劃謀劃嗎?”
賈詡點頭道:“主公可修建一座宮殿,作為人皇正統的象征,類同皇宮,供主公起居、上朝、辦公之用。”
韓韜來了興致:“那這宮殿該建在哪?”
賈詡略想道:“依我看,宜建於長安。讓長安作都城,洛陽為陪都。長安身處關中,土地肥沃,又有山河險阻,易守難攻。洛陽作陪都,剛好震懾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