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韜身體微微前傾,目光中透著期待,看向李儒,道:
“文優先生,依你之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事?”
李儒道:“依臣之見,主公,對於並州和幽州,我軍實力雖強,但那兩地易守難攻,且少數民族勢力強大,需靜待時機,切不可操之過急。
當下,臣認為張繡才是一個關鍵的突破口,此乃天賜良機也。”
韓韜微微挑眉,身體不自覺地坐直,問道:
“怎麼說?”
李儒走到書房中的地圖前,伸手比劃著分析道:
“此刻張繡屯兵東郡,其位置就如同一個釘子,直直插入了兗州。東郡乃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這無疑給了我們進入兗州的絕佳借口。
主公可憑借張繡危害百姓這一事實,以朝廷的名義責令他歸降,讓他交出兵權。
依張繡的性格,他驕縱跋扈,必定不會答應。如此一來,主公便能以安定百姓,恢複地方秩序為由,名正言順地出兵討伐張繡,進而占據東郡。
東郡一得,我們便可以此為據點,虎視整個兗州。”
韓韜聽完,眼中瞬間放光,稱讚道:
“妙啊!此計甚妙。此計若成,我霸業可圖!那就勞煩先生即刻執筆,擬定詔書。”
李儒微微欠身,恭敬道:“遵命。”
李儒走到案桌前,蘸飽墨汁,開始書寫聖旨,不多時,便將寫好的詔書呈到韓韜麵前。
韓韜接過,開始審閱,時而微微點頭,時而皺眉,看完後,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笑容,點頭道:
“甚好,文優先生果然心思縝密,內容滴水不漏。”
隨後,韓韜轉頭對身旁的士兵吩咐道:
“派人把文和先生請過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士兵領命,快步離去。
沒過多久,賈詡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來。進門後恭敬地對韓韜行了一禮,朗聲道:
“拜見主公。”
韓韜微笑著看向賈詡,溫和地說:“文和,這道聖旨,你用玉璽蓋一下。”
賈詡聞言,微微點頭,神色立刻變得莊重起來。他緩緩伸出雙手,從袖子裡小心翼翼地拿出玉璽。
動作沉穩,眼神專注地盯著聖旨,緩緩將玉璽蓋了下去。
數日後,韓韜的聖旨被送到了張繡手裡。此刻張繡坐在營帳之中,四周掛滿了兵器。
他手中緊握著剛剛接到的朝廷聖旨,目光在聖旨上反複掃視,張繡此刻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