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孫策戰敗逃往交州,江東表麵平靜,實則暗流湧動。
諸侯皆在觀望,誰都不敢輕舉妄動。而袁術卻在此刻自覺天命加身,躊躇滿誌。
這一日,文武齊聚。袁術高坐上位,抱著玉璽,手指緩緩摩挲,似乎在暗示手下文武勸進。
台下眾臣皆知其意,但都在觀望,眾人齊聲道:
“拜見主公!”
袁術聽後,不舍地將目光從玉璽移開看向眾人,輕輕擺手:
“都免禮。”
“謝主公。”
袁術緩緩掃視群臣,目光在一人身上稍作停留,笑道:
“韓胤,你剛從江東歸來,說說那邊的情況。”
韓胤聞言,立刻出列:“稟主公,我軍連戰連捷,孫策狼狽不堪。若非最後韓當扮作孫策迷惑我軍,孫策此刻已經被擒。
如今他帶著黃蓋,程普,周瑜等倉惶逃往交州,已不足為慮。”
袁術滿意地點點頭:“你,喬蕤,張勳三人立下大功,等他們歸來,我一並封賞。”
韓胤恭敬的一禮“多謝主公!”
旋即心中一動:時機到了,孫策這頭猛虎已被拔牙,如今江東再沒有勢力能與袁術抗衡。
韓子韜雖強,勢力在北方。若此時勸袁術稱帝,正是從龍之功!
他麵色嚴肅,話鋒一轉:“主公,此番能破孫策,除了張勳,喬蕤二位將軍用兵如神,三軍將士用命,臣認為更是天命所歸。”
袁術眼中精光一閃,手指停在玉璽之上:
“哦?你說這話是何意啊?”
一旁的閻象聽得眉頭緊皺,心中暗叫不好:
這馬屁精,難道想勸進?
韓胤繼續道:“孫策雖然開始士氣強盛,卻在不久後遭陶謙偷襲,後又在秣陵遭劉繇重創,接著被我軍徹底擊垮,逃往交州,這分明是上天偏向明主啊!”
袁術仰頭大笑,群臣麵麵相覷,心中都在權衡。
韓胤音調突然變高:“如今諸侯混戰,百姓苦不堪言,韓子韜挾天子以令諸侯,大漢名存實亡。
天下百姓苦苦盼望能有一位雄主順承天命,統禦四海,造福萬民,此人,唯主公也!”
袁術嘴角帶著壓不住的笑容,看了一眼眾臣,卻擺擺手:
“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主公!”韓胤趁勢再拜,“望主公體恤萬民,登帝位,安天下!”
袁術雖然內心非常想要答應,但是也懂得三辭三讓之理,眼睛不由得瞥了一眼玉璽,剛想開口...
“且慢!”閻象突然開口。
閻象上前一步,正色道:“主公,臣以為此時稱帝,時機上不妥。
天下百姓尚心向漢室,各路諸侯雖然互相攻伐,但是都尊崇天子。若此刻貿然稱帝,便是與天下為敵。”
袁術臉色微沉,一眾文武大氣都不敢喘,氣氛頓時凝固。
韓胤語氣陰冷:“閻大人之言,在下實不敢苟同。主公進帝位,順天應人,眾望所歸,難道一直放任韓子韜以天子之名號令天下諸侯嗎?”
閻象拱手道:“我非阻主公大業,隻是時機未到。若此時登基,恐成為眾矢之的。”
“嗬。”韓胤一聲輕笑,眼中冷意乍現
“前些時日,閻大人還想要參加韓子韜設立的文武榜,如今又反對主公稱帝。敢問閻大人,你的心是不是早已向了韓子韜?”
閻象麵色漲紅,剛想開口,卻被韓胤步步緊逼:
“你到底效忠誰?”
袁術眉頭雖皺,卻並未出聲,冷眼看著二人爭論。
就在此時,數位大臣齊聲高呼:“我等恭請主公稱帝!”
接著眾人紛紛附和。
袁術這才喜笑顏開“你們的忠心,我都知曉...隻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