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爺讓林大人升職的安排一定是有深意,”
“孫兒不敢置喙。”朱允炆雖然心中萬分窩火,但不敢有異議,
畢竟皇爺爺剛剛又教導過自己一遍,上位者要胸襟寬廣。
朱元璋對孫子的表態很是滿意,“你能理解甚好,”
“咱之前在朝堂上承諾過不會擅殺大臣,”
“既然大開殺戒,但該有的處置手段還得有,”
“對他們幾名首腦人物,就要分類處置,”
“像藍玉、常家兄弟,咱就把他們變相囚禁在東陵,以後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而林豪這種言官,手中無兵,根本不可能造反,所以咱寬赦他,”
“正好之前禮部內部提報官員升遷,名單上有他,咱就順勢升他的職。”
“咱這是借機,給依附藍黨的武勳和官員們一個信號,”
“隻要真心悔過認罪,咱可以從輕發落,保住性命,甚至升職,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樣,可以穩定並凝聚人心。”
“當然,那些藍黨普通成員,涉案較深又作惡多端的,如藍府惡仆,藍玉部分義子這種,沒功勞的,沒用處的,該殺的還是得殺,以平眾怒。”
朱元璋這般“殺小放大”的安排是經過充分考慮,
他要多留一些有用的武將,給孫子的未來更多的選擇餘地。
而且他寬赦藍黨用的是聖諭,
相較於聖旨,正式程度低一些,一旦後期發現那幫人不軌,還可以正式下旨處置,
這樣更加有回旋的餘地。
他又寬赦林豪,並順勢提升楊彥和林豪的官職,
則主要是因為兩人的對話記錄流傳到了後世,
並在偏殿裡給了他警示,
立大功,必須得賞。
“皇爺爺英明。”朱允炆麵色愈發難看,言不由衷地答道,
眾怒是平了,
可孤心中的怒,卻無法止平,
特彆林豪這廝,剛才話說得如此大逆不道,
孤竟然還不能立馬懲戒他,
太令孤不甘了。
朱允炆越想越氣,遂找借口告退,“如果皇爺爺沒有其他訓示,孫兒想先行告退,去處理案子一些收尾的事。”
朱元璋沒有注意到朱允炆的異樣,點點說道,“去吧,差事要緊。”
“楊彥和林豪的任命旨意,咱已經傳示下去了,”
“他們兩人,你以後要多多親近。”
“是!孫兒謹遵皇爺爺指示,一定會多多親近楊大人。”朱允炆強忍著不悅,沉聲表態。
旋即慢慢退了出去。
待朱允炆身影消失之後,朱元璋才回味過來,
允炆剛才是跟咱保住說會親近楊彥,沒提到去親近林豪?
而且咱提到林豪,他好像語氣都不太對,
他對林豪有心結,也不會在咱麵前這般顯露,
這裡麵一定有問題!
這時,
小貴子手捧一份文卷,步入內間,“稟皇爺,錦衣衛剛剛送來了藍黨審決過程記錄。”
朱元璋眉頭一挑,迅速接過翻讀起來,
“...學你的兄長虞懷王,隻學了皮毛...”
“他是陛下最疼愛的孫子,而你隻是一個替代品。。。”
看著林豪句句紮向朱允炆心窩子的話語,
朱元璋氣得連連拍案大罵,
“此獠悖逆!”
“還敢大言不慚說什麼,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是人臣該有的樣子嗎?!”
“混賬。。。”
但朱元璋最終也沒有指示對林豪追加懲戒,
因為林豪所言,屬於“部分”事實,
他在看到朱允炆時候,總是會想起朱雄英的身影。
······
林豪租住的院子裡,
“什麼?”
“你是說老。。。陛下他自己想到了派藍玉他們守陵?”
“怎麼會這麼巧?”林豪一臉驚詫地看著楊彥,
楊彥點點頭,“事實情況就是如此,”
“我可以肯定你我交流的話,沒有第三人聽到,根本不可能傳到陛下耳朵裡。”
“我是寫了一封力保你性命的奏疏呈上,才被陛下臨時召見,”
“原以為我要申辯許久,”
“可剛進禦書房,陛下就已經做出寬赦你們的決定,並擬好了聖諭,讓我隨同蔣大人去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