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齊泰一樣,
練子寧,卓敬二人是堅定的削藩派,
他們看到林豪奏疏內容後,秉持借勢收拾宗室態度,
可早前他們也得了從黃子澄處得知了皇孫的意願,隻得答應一致行動,在朝堂上伺機行事先收拾了林豪,
沉默了一整個早朝的他們,
眼見林豪鬨騰一番之後,
原本態度蠻橫,喊打喊殺的宗室們,愈發地不占理,
皇帝也對林豪的諫題,似有意動,
而且德高望重的劉三吾,及其家人、弟子也站出來,表態保林豪、奏議諫題。
他們心中猶豫,要不要抓住機會對付宗室,
畢竟,隻要能限製宗室的收入,那也對諸藩的削弱。
眼見齊泰已經出動,按老計劃行事,開始對宗室供俸發難,
他們便不再等待,當即跟進表態。
練子寧看了一眼立於側前方的皇孫,又與不遠處的卓敬對視一眼點點頭,當即出列拜道,
“臣東宮署官兼工部右侍郎練子寧啟奏,臣附議齊大人所言,宗室供俸製度應當根據朝廷情況,彈性調節,這樣有利於朝廷和藩地,還有天家內部的團結。”
“另外,林大人本就兼掌宗室事務,他提出相關諫言,屬於本職,”
“望陛下不要因為他態度頑固,過分苛責於他。”
緊接著,卓敬立刻出列,
“臣戶部左侍郎卓敬啟奏,臣附議趙大人所奏,衡定宗室的新年歲供,很有必要,隻有這樣,朝野上下才能都過個好年,”
“相信這也是所有人的期許。”
“還有,臣覺得林大人就是不會講話,他的出發點是好的,”
“對他處以極刑,還是有些過的,”
“望陛下三思。”
依舊在隊列中的黃子澄、方孝孺比較保守刻板,喜歡一板一眼地按計劃行事,
雖然宗室一方有落入下風的趨勢,
他們也沒想過改變計劃,還等著機會對林豪落井下石,
可當齊、練、卓三人,
居然不按說好的辦,
他們頓感失措,隻得用請示的目光看向皇孫方向。
朱允炆經過觀察,已經判斷出皇爺爺的確有意保林豪,
哪有大臣說了多大逆不道的言論,
還能站著喘氣那麼久的?
他果斷用眼神示意黃、方二人,調轉槍頭,跟進“削藩派”三人組的行動。
黃子澄聞訊,深呼一口氣,壓抑心中的不悅,出列拜道,
“臣翰林學士兼東宮署官黃子澄啟奏,臣附議幾位大人所言,宗室供俸製度的確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進行調改,”
“另外,林豪雖然時常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但有時候還是能講上一兩句有道理的話。”
“還請陛下采納。”
見黃子澄已經按皇孫的新指示行事,方孝孺眼眸微沉,看著林豪猶豫了幾息,也強忍著一種吃了蒼蠅的感覺,走出隊列拜道,
“臣國子監教授方孝孺也附議幾位大人所言,宗室製度關係大明千秋萬代,不能一成不變,應從當下開始矯正。”
“禮科左給事中林豪,雖私德有虧,人格有缺陷,但此番上疏還是講到了問題點,其罪應不至死,”
“望陛下三思。”
幾位東宮係領軍人物出馬啟奏,
一眾文官終於明確了表態的方向,紛紛出列拜道,
“臣附議幾位大人所言,”
“臣請陛下調整宗室供俸製度,”
“林大人上疏勸諫有功,請陛下寬赦林大人一條性命,”
“。。。”
親王們見眾大臣一個接一個地進言反對現有的宗室供俸製度,
而父皇卻沒出口製止,
他們終於是死心了,
父皇是存心在打宗室錢糧的主意,
可他們哪裡還敢再造次?
誰第一個出頭,
就會遭受父皇的怒火,
此時,除了隻得低頭咬牙,暗自生著悶氣,靜待父皇的最終決策,
他們沒有更好的選項。
林豪看著那些官員站出來表態反對宗室供俸製度,又以支持自己的話作為結尾,更是氣不打一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