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皇帝語氣不善地連聲反問,
宋忠輕輕咽了咽喉嚨,拱手回答道,
“稟陛下,”
“這些情況皆是錦衣衛已經查實的,”
“刺客在京城的接頭人是顧氏的管事,臣等已經抓詔獄,相信很快就會有進一步的信息,”
“範強的事,是俞通淵招認的,錦衣衛查到了寧波陸氏那邊,”
“而趙勉供認中都商會的李直找過他,說曹國公欲。。。咳,臣等順著線索查到了台州府莊氏,”
“他們這幾個大戶在朝為官的子弟,近期的確是頻繁參劾林大人。”
說道李景隆,宋忠趕忙刹住嘴巴,直接略過曹國公府不講,
堂堂公爵,又是皇帝的親外甥孫,
不是他這個指揮同知得罪得起的,
所以,他把奏稟的重點,直接引向那幾個大戶。
朱元璋放下錦衣衛的調查奏報,
伸手從桌案上的奏疏堆裡,翻找了一番,
最終找出三份奏疏,掃視一眼,
“顧行峰、陸守善、莊雲誌。。。是他們三個?”
“他們好像平時做事勤懇,也不張揚高調,”
“可那日朝會,林豪提出了解除海禁,他們就異常激動,”
“至今為止,各種發難林豪,找海關的茬,都有他們的份。。。”
宋忠微微頷首,“這三位大人是這顧、陸、莊三家在京中位置最高的官員,”
“江浙沿海籍貫的官員,都以他們幾人為首。”
“陛下曾叫臣密查朝廷有人結黨,還有防止他們拉攏林大人,”
“這批江浙沿海官員很多事情上都是‘齊心進退’,有初步結黨的特征,”
“不過,臣沒有查到他們拉攏過林大人。”
在宋忠看來,
顧行峰與林豪遇刺的事,已經脫不開乾係,
而陸守善、莊雲誌,又與顧行峰過從甚密,
同時也牽扯進了海關的案子,
索性先將他們打包成“黨”,上奏給皇帝。
畢竟,皇帝的“密查結黨”,還有保護林豪的旨意,
才是他宋忠的核心要務,
總不能拖著遲遲不給一個回複。
雖然眼下還沒有查到三家涉案的切實證據,
但錦衣衛辦差,隻要有初步的線索,還有皇帝的首肯,就能往下推進。
聽到“結黨”兩字,朱元璋的猜忌之心驟起,
收取海貿商稅是咱快速搞錢糧的唯一好路子,
解除海禁,也是咱推行革新的重中之重,
咱絕對不允許,有人再給林豪和海關使絆子。
“那就深入地查一查他們,”
“非常時期,當用非常手段,”
“隻要坐實了他們對林豪有不軌的企圖,你錦衣衛可以立刻采取行動。”
“臣遵旨!”宋忠眉頭一抖,沉聲領命道,
陛下為了保護林老弟,
竟然給我這麼大的權限,
坐實他們不軌企圖就可以行動?
這個界定可是很寬泛的,
隻要那個叫顧保的管事,提到了顧氏,
那我也可以此憑旨意行動了。
卻聽,
朱元璋繼續說道,“為了防止林豪再出意外,你再多加派點人手,去暗中保護他,”
“最好是懂急救醫術的。”
“雖然咱派了太醫看護他,但有懂醫的高手做後備,總歸是穩妥一些。”
宋忠心頭一震,
林老弟真是盛寵無邊!
陛下竟護他到如此細致的地步!
連給他的護衛人員,都要親自過問,
這等待遇,恐怕隻有太子爺在時才能有。
林老弟他日必將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我能在這會靠攏他,
真是太明智了。
“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