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豪強忍著心底對朱允炆、李景隆的嫌棄,
賣力地“演著”恭敬。
朱允炆卻是懶得去裝,
他厭惡地白了一眼林豪,徑直坐到主位上,
“是孤讓他們不要通報的,”
“孤想看看林大人真實辦差的樣子,”
“可哪裡想,林大人卻是在看書。。。”
說著,還伸手翻看起林豪桌案上堆著的書。
“林大人,海關事務又重又繁雜,你這總辦卻還有時間看書?”
“這可不是辦差該有的態度。”
“陛下要是知道他委以重任的海關總辦,辦差時間在懈怠,他老人家會怎麼想?”李景隆也冷著臉,跟進發難道,
幸虧聽本公的,搞突襲上門,
才能將你這廝偷懶耍滑的行徑抓個現行,
回頭就去跟陛下參你你這廝一本。
林豪卻是輕笑一聲,淡淡地說道,“曹國公,卑職這不是擔心自己能力不夠麼?”
“所以趁著差事分配下去的間隙,多看書,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處理海關事務,”
“卑職這種文官,不像國公爺你這種武將,都不用怎麼讀書識字,”
“隻要憑著一點點蠻力,還有過硬的親屬關係,就能上到高位的。。。”
林豪在心底對李景隆這個“大明第一代戰神”也是鄙視萬分,
在未來的靖難之役中,
深受朱允炆信任的李景隆,帶著五十萬朝廷大軍對陣幾萬的燕軍,反被被打得大敗,
這種戰績,
林豪覺得一頭豬去當主帥,都可以做的比李景隆好。
更林豪惡心的是,
靖難的最後時刻,燕軍圍困京城,
也是李景隆倒戈向朱棣,打開金川門,將燕軍放入京城,直接終結了建文朝廷。
而眼下這款無能又狼心狗肺的“奇葩”,
居然敢給自己甩臉色,
林豪是半分都不能忍的,索性直接“貼臉開大”回懟過去。
“你這廝!混賬!”李景隆氣得七竅生煙,一時沒組織出合適的反擊言語。
他隻是批評了林豪辦差態度不端,並暗戳戳地威脅著要跟皇帝“打小報告”,
沒想到林豪卻是直接從能力,關係等角度,全方位反諷。
林豪幽幽地說道,“國公爺,你怎麼罵人呢?”
“第一天報到就做出不團結同僚的事,”
“陛下要是知道他委以重任的海關軍務參辦,辦差時間態度不端,他老人家會怎麼想?”
“你!”李景隆一時語滯,隻得憋著紅臉,重重地呼著氣。
在打嘴炮方麵,
林豪自認為實力已經遠超當下大明的所有人,
畢竟,身為後世人的他,接受過互聯網裡“鍵盤俠”、“噴子”們的“實戰”熏陶,本就“戰力超群”,
而古代人吵架爭執的可用詞彙,就那麼幾句,完全不夠看,
這就叫“代差”。
朱允炆見李景隆勢弱,趕忙幫襯道,
“林大人,你說你看書是為了提升辦差能力,”
“可你看的都是什麼書?”
說著,朱允炆黑著臉,站起身,一本本地翻放書本,念著書名,
“《魏書·武帝紀》、”
“《晉書·宣帝懿紀》、《景帝師文帝昭紀》。。。”
“林大人,你跟我說你讀曹操、司馬懿三父子,是為了提升辦差能力?”
李景隆:......
這混賬還真是在讀書啊,
讀的都是古代王朝奠基人的傳記,
他想乾嘛?
卻聽林豪淡淡地答道,“這幾位古人都是辦差能力的佼佼者,”
“臣看他們的生平記錄,也是想著能提升自身的統籌能力。”
林豪專業出身,早就熟知這些“化龍權臣”的生平,
實際情況是他想溫故而知新,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