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林大人放心!”
“此事包在胡某身上,”
“那些家世普通,品行端正的太學生,胡某一定給他們解析清楚去海關做專職官員的好處。”
胡季安趕忙恭敬地回禮道。
由於倡導並使得皇帝推動“素質教育”,
林豪在國子監的聲望,毀譽參半,
出身普通的寒門太學生,由於可以在學完基礎經學之後,報讀算術、水利等實用的分類學科,繼而入仕,大大減輕了寒窗苦讀帶來的家庭負擔,
所以,他們對“素質教育”理念和林豪個人異常擁護,
但那些資深大儒,教授和他們的關門弟子,則依舊視林豪為眼中釘,私下依舊痛罵林豪為蠱惑皇帝的異端“教主”。
而胡季安,
則是因為林豪對他這個祭酒的態度十分友善,
並且能幫他製衡以方孝孺為首的學官們,
所以,他一直對林豪的事十分上心,
這種“上心”,
在他發覺皇帝對林豪的態度“非同尋常”之時,更是達到了極點。
“那真是太感謝季安兄了,解海收稅大政若實施成功,有老兄你一份功勞!”林豪再度施禮致謝道,對胡季安的稱呼,從稱姓加職務,變成了稱呼名字,以示親近。
在林豪看來,
國子監的太學生,猶如後世的名牌大學生,都是一群涉世未深,但有文化學識的“白紙”,
直接將他們拉入海關體係,進行針對性培養,
可比調其他衙門的“老油子”官吏過來,更稱心如意。
想要招募到優秀的太學生,
拉近與胡季安這個國子監祭酒的關係,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這也算拓展自己在學界的關係人脈,
有助於抬高自己的位份。
胡季安聽到林豪與自己稱兄道弟,他也上著杆子說道,“林老弟,言過了,解海收稅大政成功了,主要還是你老弟的功勞,”
“愚兄幫海關輸送一些太學生官員,不算什麼功勞。”
林豪微笑著說道,“如果隻輸送一兩批人才,自然不算什麼,”
“但是如果在國子監,開設海關專科學,專門培養海關所需人才,在考核結業之後直接安排到海關當差呢?”
“這可真的算大功一件了。”
胡季安眼眸瞬間發亮,
專門培養人才,考核結業輸送海關當差?
這樣一來,
那些讀分科的太學生,就不愁沒有遠大前程了,
畢竟,海關現在可是陛下直管的衙部,前途無量!
而且,老夫要是配合林老弟主導建立國子監海關專科,也定能再入陛下之眼,對老夫個人也是有利無害,
“妙啊!”
“林老弟果然高瞻遠矚,見識不凡,”
“愚兄回去就擬定一套設分科思路,到時候還請林老弟一起聯名呈奏。”
林豪笑意不止,拱手說道,“那就等季安兄的奏疏了。”
······
搞定了海關人才之事,
林豪回到海關司衙班房,
靠坐在主位上,喝著茶水,放鬆歇息。
眼下還有水軍高階將領選定,以及跟戶部申領預算費,兩大項等著落實到位。
水軍將領涉及軍務,
林豪交給了俞通淵,去和兵部、大都督府交涉,
分管海關軍務的副總辦李景隆,被皇帝敲打一番之後,變得很識時務,不再對海關事務提出任何意見。
而申領預算費,這種大難題,
林豪則是讓趙勉配合,朱允炆這個副總辦牽頭去戶部處理,
他已經打定主意,若是朱允炆要不到足量的銀子,
就借機上疏參朱允炆一本,
拉一波老朱祖孫的“仇恨值”,以便日後老朱清算自己。
沒休息一會,
俞通淵便拿著一份文書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