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今日不想引起父皇的特彆關注,
可四位兄弟都表達了對林豪的“讚賞”,
他也無法默不作聲,
因為“特立獨行”更容易被注意到,
“林大人,孤也堅信你是有大才的,”
“多餘話,孤不多說了,孤信你必有應對之策。”
說完發自肺腑的“真誇讚”話語,
朱棣便繼續低頭垂目,
心中暗念,
老天保佑,父皇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孤身上!
林豪也不想朱棣多攪和到自己的求死計劃中,立刻開口接話道,“臣謝陛下和諸位殿下的誇獎,”
“臣隻想說,臣幸不辱命,已經想到了補救的辦法,”
“首先便是,趕緊換上一個有能力之人當戶部尚書,統管朝廷財稅之事,”
“至於人選,臣已經寫在奏疏裡了。”
“現任戶部右侍郎鬱新,德才兼備,對財稅製度定製有深刻的見解,最是合適。”
包括朱棣在內的五王,俱是麵露驚詫,
林豪瘋了嗎?!
區區一個七品官,隻是兼任了皇帝直管司的官職,臨時抬高了自身的品階,就敢提名尚書的人選?!
他真當自己寵信無邊了嗎?
朱樉冷笑一聲,“林大人,孤的確是誇你有大才,”
“但你也太不客氣了,”
“戶部乃朝廷要害衙部,尚書這等實職高官人選,豈是你一個下官有資格去提薦的?”
朱橚也是麵露不屑說道,“林大人,且不說,你有沒資格提薦尚書人選,”
“就說那鬱新,眼下隻是戶部右侍郎,”
“他難道還能跳過排他前頭的左侍郎。。。”
說到這裡,朱橚眼眸一閃,
他想起來戶部左侍郎是卓敬,
那可是支持朱允炆的東宮係官員,
讓朱允炆的人上位做戶部尚書,
好像不符合自己這頭的利益。
經過快速合計,
朱橚發現林豪突然“無腦地乾涉”朝廷高官人事安排,倒不是完全不可取,
遂立刻看向父皇,改口說道,
“但有一說一,林大人提出換一個有能力之人,統管朝廷財稅之事,倒也有理。”
朱棡立刻接話說道,“父皇,兒臣覺得戶部尚書人選一直空懸,不是辦法,必須早做打算。”
他的心思,比二哥朱樉、老五朱橚更為縝密,
林豪“冒失”地提薦鬱新之時,
他就想到了這是一個阻止朱允炆通過卓敬控製戶部的機會,
但出於謹慎考慮,他也隻順著老五的話來說,
並沒有直接支持林豪提出的人選,
而是讓父皇自己去合計。
寧王朱權也摸清了情況,立刻表態道,“父皇,三哥說的有理,”
“兒臣就藩在即,需要戶部儘快撥付經費,”
“戶部有正式的主官當家,兒臣溝通起來更順暢,”
“不管是鬱新,還是其他衙部調一個德高望重的大人轉任,皆是可行的。”
朱權的表態更直接,要麼提拔鬱新,要麼其他尚書調任,
就是不提讓卓敬上位。
他今日前來麵見父皇,實際目的是想多要一點銀子的,
隻是因為遇上林豪這個“對頭”,
遂想著先暫時放下要銀子的事,和皇兄們“一致對外”,
但朱允炆這個比自己還年長幾歲的腹黑侄兒,對他來說是一個比林豪還要“大”一級的“對頭”,
能讓朱允炆吃癟,
他不介意支持林豪一回。
朱樉也反應過來,當即朝父皇一拜找補道,“父皇,兒臣想了想,林大人提薦高官雖有逾矩之嫌,但戶部的確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尚書來管一管了。”
“趙勉貶官這陣子,戶部連最基本的及時撥款都做不好,實在是太不應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