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加大投入不妥啊,”
“不過,皇孫您是陛下指定的籌銀牽頭人,臣尊重您的意見,”
“籌個兩萬兩如何?”
在場幾位皇親聞言,立刻搖了搖頭,
坐在朱允炆正對麵的李景隆,不屑地說道,
“才兩萬兩?!”
“林大人,你窮酸出身,讀書入仕,除了在陛下麵前侃侃而談,張口閉口就百十千萬的,可根本沒見過真正的大錢,”
“讓你來想籌銀的事,太難為你了。”
“也得虧陛下讓皇孫和本公來當籌銀牽絆人,”
“否則這官營商行的事,要給辦砸了。”
說著,他扭頭看向朱允炆以及幾位表兄弟,
“諸位殿下,臣以為籌銀應當多多益善,上不封頂,”
“臣這邊至少可以籌到三萬兩,投入官營商行做本錢。”
朱樉點點頭,“還是九江爽快!”
“孤也可以籌到三萬兩,”
“當然,孤本人生活儉樸,可沒那麼多錢的,都是秦地的大戶們感念孤的親厚之恩,想著孤參辦海關事務,非要支持孤一把。”
朱棡白了二哥一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儘講這些虛的,
哪裡有什麼感念恩德,非要支持,
二哥你自己在秦地啥名聲,天下人儘知。
“既然二哥、九江都全力支持,孤也不落下,”
“孤把自己的字畫,還有珍藏的古玩,都賣出去,爭取也籌個三萬兩。”
朱棡寫得一手好字,
他的“飛白體”墨寶在士紳界很受推崇,
題字、手書,都能炒賣出極高的價格。
老二、老三說完,便輪到老四了,
朱棣瞥了一眼,滿臉苦相卻目光閃耀依舊的林豪,故作痛苦地歎了一口氣,“孤也想投,但沒銀,”
“孤在燕地實施嚴格的管控,商戶沒有辦法和元人作生意,都恨死孤了,他們根本不會幫孤籌銀。”
見老四無力參與,其他人都很高興,
少一個投本分紅是大好事啊。
朱橚立刻說道,“孤讓王妃賣掉一些嫁妝,還有產業,再問嶽父,還有河南大戶那邊借一點,也能湊個三萬兩。”
朱權也表態道,“小弟沒有諸位王兄那麼有錢,也尚未就藩,沒有藩地的關係網,隻能先抵押王府田產,還有父皇的賞賜,再從母妃那邊湊一湊,爭取搞個一萬兩。”
朱允炆總結道,“幾位王叔、曹國公為國傾儘錢財和人脈,小侄也不能落下,小侄這邊可以想辦法湊個一萬兩。”
李景隆伸手算道,“這樣一合計,已經有十五萬兩,臣覺得也差不多了。”
見朱允炆和幾位王爺點頭,
他又看向林豪說道,
“林大人,看看,這才是做大事的方式,”
“你就按籌得十五兩本錢上報吧,”
“相信陛下一定會很滿意的。”
林豪不語,故意把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幾息之後,才“迫於無奈”地說道,
“好吧!臣尊重諸位殿下的決議,”
“為了不讓諸位吃虧,”
“臣把海關在商行的股本占比降到三成,”
“再多投入一些水軍的退役船隻,充實商行的啟動固定物產投入。。。”
這些人一個個都想著通過“注資控股”,
以達到日後掌控官營商行的目的,
他們的貪心是好事,
等他們入局之後,拿不到巨額的分紅收益,
肯定會恨死我,繼而找老朱告狀,讓老朱殺我!
我不虧,大明也不虧!
七人一致表態同意,
林豪便吩咐處於震驚之中的陶赫,當場整理出議案奏報,
簽押之後,即刻呈報上前。
······
“咱讓出點商行股本,就籌得十五萬兩銀!”
“以後還能錢生錢,重商這路子是走對了。”
朱元璋看完,籌銀的議案奏報,欣喜不已,
立刻大筆一揮,允準下發執行。
處理完政務之後,
朱元璋便來到了太廟,
一進偏殿,
就見四道明黃的身影。
隻見朱棣從繃著臉從主位上起身,行禮忿忿地道,
“父皇,你搞改革怎麼老是虎頭蛇尾?”
“因為官營商行的收益分紅,你竟重處了林豪!”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