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虎目微眯,冷冷地說道,
“少在那兒巧言令色!”
“那麼什麼元人和倭奴聯合行刺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今日這次?”
“快把記錄呈上來。”
朱棣麵色一正,奉上稿紙,沉聲說道,“應該就是!”
“這份《蜀地江湖門派調查錄》,是從錦衣衛蜀地分衙的封存舊檔裡找出來的。”
“上麵記錄了他們受雇於元人,參與了對林豪的行刺。”
朱元璋麵色立時一沉,立刻展開稿紙,開始仔細閱讀起來,
“日前落網的唐門二長老周傲天,為求從寬處理,供述了唐門過去的許多涉案線索...”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北元人通過明教牽線,雇傭唐門、霹靂堂等蜀中大門派,”
“伺機刺殺大明朝廷高官,作為對明廷侵襲北方草原和打壓江湖門派的反擊。”
“五月中旬,北元人一方與東瀛人接上頭,選定了京中風頭最盛的大臣林豪,作為行刺目標,”
“考慮到林豪出行,總是帶著規模龐大的護衛隊,”
“所以行刺小隊暗中跟蹤他長達半個月,”
“最後選定了他入宮的必經之處,城中河邊道動手。”
“當林豪的海關司車隊經過時,參與行刺的百餘人發起偷襲,”
“唐門的暴雨梨花針,明教的迷煙毒粉,霹靂堂的特製霹靂彈,東瀛忍者的毒鏢,北元暗衛的火油毒箭等等齊上,”
“立時殺傷了大半海關護衛,”
“奈何海關護衛皆武藝不凡,並且裝備精良,”
“他們馬上圍著馬車,結陣固守,”
“我們突殺許久,無法得手,反倒折損了許多弟兄,”
“一刻鐘之後,”
“眼見無法得手,北元人首領指令撤退,”
“我們不得已斃殺受傷不能逃離的兄弟,而後果斷撤退,躲到鐘山之中,”
“由於朝廷將抓捕的重心放在東瀛人身上,”
“我們這些蜀地江湖門派人士,得順利地脫身,返回蜀地。”
“時間:洪武三十二年五月。”
朱元璋通過行刺時間地點,護衛數量,以及那些暗器名稱,確認了這份調查錄所說的行刺就是今日發生的事。
他憤而將稿紙拍在桌案上,厲聲喝道,“對應上了,果然就是今日這次行刺!”
“明教!”
“竟是明教這群混賬,”
“他們竟然公然勾結外敵和江湖門派,刺殺朝廷命官!”
“之前念在他們協助咱抗元有功,寬容對待他們,讓他們宗門自行解散,遠離明土,”
“他們嘴上同意得痛快,可背地裡卻潛伏下來,乾出這等謀逆的勾當。”
明教源於波斯,在唐朝時傳入華夏,
像這種在華夏傳播數百年的宗教,在民間有非常多的信徒,
朱元璋深知宗教對朝廷統治的威脅,
所以他在大明立國之時,就明令禁止一眾異端宗教繼續傳播,
明教也被他歸入異端異類,
由於他與明教曾一起合作抗元,
他對明教采取懷柔的取締手段,讓明教核心成員離開大明,
宣布放棄明教信仰的普通教徒,朝廷也沒進行監視。
可根據這份後世的記錄,
明教在大明根本就沒斷絕,
隻是以更隱蔽、更秘密的形式開展活動。
朱棣已經看完朱見深帶來的那份《明朝奸佞錄》,眼眸中透著無儘的憤怒,
“父皇,明教和江湖門派固然可惡,但他們最多算助紂為虐的幫凶,”
“幕後主使的北元、倭奴才是最可惡的,”
“沒有他們的主使,”
“林豪也不至於遇刺,又引發了各種病患,以至於短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