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廟,
遲到已成習慣的永樂大帝朱棣,撫平身上的龍袍,努力挺直起有些佝僂的身軀,
麵見又愛又厭的父皇,絕對不能丟份!
他推門步入偏殿,
發現隻有父皇一個人,端坐主位上。
而且朱棣注意到父皇看見自己時,神色明顯帶著期盼,旋即又變得失望,
這分明是不待見自己!
“兒臣拜見父皇。”
朱元璋冷著臉,揮了揮手道,語帶嘲意地說道,“你太宗爺,如果朝政太忙,就不用抽空過來見咱了。”
朱棣收斂眼底的不服氣,暗自腹誹,
要是不怕你老爺子胡搞,亂了大明社稷,
朕才不想來呢!
現在想想,
朕篡位算得了什麼?老爺子篡改曆史,逆天行事,比那可惡萬倍!
“兒臣惶恐,”
“朝政該處置的處置,過來拜見父皇是本份,”
“兒臣今日來的算早了,這不,見深他們都還到。”
朱元璋憤而嗬斥道,“混賬!”
“你還有臉說本份,儘跟咱扯這些虛的,”
“他們可比你上心多了,哪次不是早早候在這裡,”
“這會都被咱安排去查證銀山的事了。”
朱棣眉頭微挑,
難怪剛才老爺子看見朕進來,滿臉期盼的樣子,
原來是等他們回稟消息,
“銀山?”
“不知父皇讓他們查什麼銀山的事?”
“兒臣這次也沒有林豪的新記錄,可以幫著一起分擔。”
話落,
朱棣自覺自己的眼神,變得迷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又一次感覺到,
新的記憶在自己的腦海裡回蕩。
朱元璋見狀,以為朱棣走神,臉上的嫌棄之色更盛,
他有點不想讓朱棣摻和事情,
但考慮到自己的老四,各方麵能力都比後世子孫強百倍,
還是忍下不悅,開口說道,
“是東瀛的那個石見銀山之事。。。”
話沒說完,
推門聲響起,
朱載垕步入房內,朝兩位祖宗一禮,旋即稟報道,“回太祖爺,臣孫隆慶朝,查到了東瀛的石見銀山相關記錄,不過具體位置不詳,”
“臣孫開關之後,東瀛的確是賣了很多銀、銅給大明,”
“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父皇的嘉靖時期以來錢幣缺失局麵,”
“足見東瀛的礦產,還是非常豐富的。。。”
朱載垕奏稟的時候,
朱由檢、朱慈烺父子倆,也前後腳回到了偏裡,
見隆慶爺說完,
朱由檢立刻跟進稟報道,“回太祖爺,根據臣孫查到的記錄,東瀛石見確實有巨型銀山,具體礦藏量不明。”
“隆慶開關之後,佛郎機人,東瀛人來大明貿易時,皆帶著大量的銀子,總計有數億兩之巨,”
“隆慶之後的萬曆朝,朝廷就把現銀當成主要流通錢幣了,”
“那東瀛很是可惡,在數十年前就開始限製銀、銅的交易,”
“還在臣孫登基那會造成錢銀短缺,”
“也給我崇禎朝造成不小的麻煩。”
朱慈烺補充說道,“父皇和隆慶爺說的沒錯,”
“臣孫查證到,因為寶鈔濫發,銅錢的貶值,導致錢幣缺失,幾乎要倒退回了以物易物貿易方式,多虧了外番的銀子流通,才彌補了局麵,”
“隻是到了臣孫義興朝,東瀛人在鎖國,佛郎機人自己也缺銀子了,”
“大明的銀子,很依賴外番輸入,”
“所以臣孫朝廷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
“要是有海外的銀礦產地在手,我大明社稷的局麵,絕對會不一樣!”
“所以,林豪的平滅東瀛,經略海洋方略,絕對正確!”
喜歡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