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豪看著黃子澄站到自己身側,為自己說情,
頓時陷入深深的錯愕之中,
啥情況?
我想過可能會有人出麵幫我說話,
但怎麼也輪不到黃子澄吧?
他不可能這麼好心!
朱元璋見狀,卻是心生欣慰,但麵色依舊嚴肅,
終於有人肯站出來,
聲援這混球了,
而且還是和這混球積怨甚深的黃子澄,
不管黃子澄真實的目的為何,
至少也算幫咱解圍,
“黃卿,你說說看,林豪為何不該受罰?”
黃子澄眼眸微微閃動,
陛下居然稱老夫為“卿”,
這太難得了,
隻能說他老人家很想保下林豪,
老夫這會站出來雖是奔著拱火的目的,不讓他們兩方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
但能獲得陛下的讚許,
也算一舉兩得。
“陛下容稟,林大人和傅大人叔侄的事,鬨得滿城風雨,”
“據臣的了解,事情起因是潁國公嗣孫領著邊軍護衛辦私事,但他們當街攔下了林大人的出行隊伍,”
“這屬於以私阻公,夠得上衝突官府儀仗罪,”
“他們還主動亮出武器,潁國公嗣孫更是親口下令讓護衛襲擊林大人。”
“當時大街上圍觀的百姓有很多,他們都可以作證。”
“而傅大人之後更是帶著全副武裝的大隊護衛,連跑緝事隊大營、海關司衙門兩處堵門要人,”
“這架勢,哪裡是正常救人?”
“萬幸,秦王殿下很湊巧地到訪海關司衙門,進行了調解,”
“否則這事都不好收場。”
“所以,臣覺得林大人雖然行事過於激進粗暴,但也算得上在秉公執法,故不應該受罰。”
“望陛下明鑒。”
言畢,黃子澄垂頭,深深一拜。
隊列中的東宮係官員,立刻領會了黃子澄意圖,
這不是要幫“放棄自我”的林豪說話,
而是要借機把潁國公這幫武勳,還有秦王的小動作,擺到台麵上,
壓一壓這幫武夫的勢頭。
方孝孺瞪著林豪,強忍下心中的厭惡,走出列隊拜道,
“臣附議黃大人所言,”
“此事是傅大人叔侄有錯在先,當罰!林大人隻是秉公執法過於激進,當不賞不罰,”
“秦王殿下碰巧出麵也很關鍵,當賞!”
齊泰等人、還有其他文官們,也紛紛出列表態,
“臣附議方大人所言,傅大人、林大人皆有過錯應有,秦王有功必須得賞。”
“若沒有秦王碰巧出現,這事都沒法收場了,傅大人居然還有臉參劾。”
“臣在通政司看到過林大人參劾傅大人的奏疏,可陛下卻沒有禦覽到,臣懷疑有人使了手段,故意蒙蔽聖聽。此事必須得查!”
“依臣之見,是某些武將們在外橫行慣了,回到京城不服管,林大人出手,就引得他們的不滿。也就是秦王殿下賢明,從中轉圜,事情才沒惡化。”
“秦王為調節矛盾,還主動貼了一千兩銀子的保證金,臣奏請陛下加賞秦王。”
“。。。”
文官們個個言辭犀利,
他們一拉一踩,
大肆痛斥傅正的同時,把朱樉捧成了“一代賢王”,
而林豪這個當事人的行為,反而不重要了。
而武將們也紛紛開口進行反擊,
但他們打嘴仗的功力,根本不是那些文官的對手,
他們說來說去,就是自己一群人勞苦功高,受到不公平對待等等之類的話。
見文武雙方當廷一來一回的辯論著,
林豪不由地搖了搖頭,
我就知道黃子澄這幫人,無利不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