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侯李新雖然長期在外督造工程,
但偶爾會回朝述職奏事,
所以,林豪在早朝上見過他,但並沒有直接打過交道。
林豪對李新拱了拱手,
這老小子,上來就朝我發難,
想必是因為知道我抓了他兒子,
“侯爺,本官隻是提出合理的猜疑,”
“畢竟陛下壓根就沒有在家具設計,這塊展露過天賦。”
“你也不想後世的史書,給陛下添一筆剽竊的評價吧?”
李新冷哼一聲,“混賬!”
“陛下學富五車,通曉萬事,設計這等小玩意,還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說著,他將手裡的稿紙一攤,
“你看清楚了,這是陛下給本侯的原稿,”
“上麵每一筆每一畫,都體現了君父的智略,”
“這樣的新奇巧思,除了陛下,誰能想得出來?又從何處剽竊?”
“你一個臣子,毫無事實依據,就敢汙蔑君父,該當何罪?”
林豪沒有回應李新的話,
而是伸手一把從對方手裡扯過稿紙,
細看之下,頓時錯愕不已,
這設計稿,
完美呈現了我腦子裡對沙發製作的構思,
而且處處透著現代的風格,
老朱他怎麼可能想得出來?
林豪發懵之際,在場的大部分高官開始附和李新,對他冷嘲熱諷,
“李侯爺,息怒,林大人是言官出身,他遇事愛唱反調,已經是眾人皆知的老毛病了,”
“在某些人眼裡,這洪武朝就隻有他自己一個聰明人,其他人都陪襯,”
“人證物證俱在,足以證明陛下就是首創者,”
“陛下真是海量,對某些人一再縱容,才會導致人家肆無忌憚,嘴沒把門,”
“諸君,少說兩句,免得有人又鑽牛角尖,說人證、物證不作數了,回頭指不定還要搞什麼小動作呢。”
“。。。”
任亨泰、楊靖等“親林”官員根本不敢插話,隻是無奈地低垂下頭,
這都是林豪早朝常常進行“無差彆攻擊”,所造成惡果啊!
朱元璋輕咳一聲說道,“諸卿,稍安勿躁!”
“咱也是尊重合理質疑的,”
“林豪,你說咱剽竊,可是之前看到過這設計稿?”
林豪眉頭緊皺,搖頭否認道,“不曾見過。”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甚好!這說明咱的截胡很成功,
這混球這時候,還沒畫出沙發的設計稿,
剽竊和咱無關矣!
李新立刻接話說道,“那你還瞎質疑個什麼勁?”
“陛下就是首創者,也隻有他老人家能構思出這等新奇物件。”
說著,他朝朱元璋拱手一拜,
“陛下之博學!臣佩服地五體投地。”
一眾高官們也紛紛拜道,“臣等佩服!”
朱元璋言語中儘是得意,“構思出小小物件而已,不值一提,”
“咱其實對新奇技巧一直有愛好,奈何忙於朝政,無暇施展。。。”
李新再度響應道,“原來如此!難怪臣在營建各類工事,奏稟難處時,陛下總能抓住關鍵問題做出點撥,而後所有困難就好迎刃而解,”
“原來這就是陛下的天賦啊!”
“臣能從事最在行的營建、製作類差事,必是陛下您慧眼識珠的結果。”
高官們也馬上跟進,再拍馬屁道,“陛下天賦異稟,臣等拜服。”
“陛下就是被國事耽誤的巧計研製大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