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隻覺一陣無語,
眾人帶來的一連串壞消息,
分明是武勳們反製的結果,
可林豪卻更在意底下人奏稟時,用詞不恰當,
他是已經方寸大亂了?
還是暗地裡在盤算著什麼?
朱棣輕咳一聲道,“林大人,孤覺得你應該更關注這些事情,儘快做出應對。”
由於在場人多,朱棣的措辭比較隱晦。
趙勉也是滿臉無語地說道,“燕王殿下所言極是。”
“林大人,這都什麼時候了?”
“你還想著吉利不吉利的,”
“武勳們,還有朝堂上你的那對頭,已經出招了,”
“得趕緊反製。”
眾人紛紛開口吵嚷著,要求林豪儘快行動起來,以免海關司陷入被動。
林豪抬手,手掌往擺了擺,示意眾人噤聲,“諸位不要那麼激動,”
“殿下還在這兒呢,豈能失禮?”
“再說,本官又不是不作為,想對付他們,還是得讓陛下出手,”
“爾等速速去把情況寫清楚,本官即刻呈奏上去。”
眾人互看一番,便告退回班房,開始寫奏本。
燕王見林豪及海關司眾人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自己提醒的目的已經達到,
遂起身告辭,
畢竟這個“外人”在,會影響他們商議策略。
林豪親自送朱棣出了司衙門口,
正欲上馬道彆之際,
朱棣揮手示意親衛遠離,而後對著林豪輕聲說道,“林大人,孤有個不情之請,”
“希望林大人能想辦法保一下察罕,至少留他一條性命。”
林豪眉頭微挑,用帶著疑問的眼神看向朱棣,“他對殿下有用處?”
“臣印象中他和藍玉走得很近,”
“而殿下與藍玉的關係一直勢同水火。”
朱棣解釋道,“藍玉是藍玉,察罕是察罕,不能一概論之,”
“其實孤的燕山衛裡也有元人騎兵部,”
“他們中有很多人,是來自察罕的部族,”
“察罕出事之後,他們就找孤幫忙說情了。”
元人在草原上是以部族形勢抱團生存,
各部的貴人,在部族內部一直有很高的影響力,
雖然納哈出早就帶著部族人馬歸降大明,
他的部族建製也被打散,
到了察罕承爵之後,也就隻能管治本部的人馬,
但劃歸其他地方節製的彆部人馬,在心底還是認同察罕這個首領的。
朱棣想著能通過對察罕施以援手,
換取麾下那些察罕彆部人馬的好感,以提高自己他們中的影響力。
林豪微微頷首,
燕王是想做一個順水人情,
但有些事不是我能控製的,
“殿下容稟,臣無法打包票可以保下察罕,”
“畢竟,一切都得取決於陛下的意願。”
朱棣開口說道,“孤理解林大人的坦誠,”
“能保則保,保不住,孤也不怪你”
“畢竟現在武勳已經亮招,你得先好好應對自保才是。”
相比於察罕,
朱棣自然是覺得林豪的價值更大,
所以才冒著犯父皇忌諱的風險,親自上門提醒。
林豪拱手道,“殿下放心,臣其實一點都不擔心武勳們的反製,因為想收拾武勳們的,從來都是陛下本人,”
“隻不過,臣主動做了這把刀而已。”
朱棣歎了一口氣道,“孤也想到過此番收拾武勳們,都是父皇的意願,”
“但其實林大人你不該如此主動的,”
“在現在朝野上下皆認為是你借著聖寵,在推波助瀾,妄生事端,恨不得要聯合起來‘清君側’。”
林豪嘴角微微扯動,
馬上聯想到了朱棣的將來,喃喃歎聲道,
“可能殿下對‘清君側’這一塊,會更在行一些。”
“什麼?”朱棣沒有聽見林豪所說,反問道,
林豪回神過來,“沒什麼,臣是在說這一切,都是命,”
“該做的,還是得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