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這記的是老大的事跡?”
朱棣看向朱翊鈞,略帶驚訝地問道,
輩分最小的朱慈烺,早已經把他之前的曆任大明皇帝的廟號和年號,按順序介紹過,
隻是出於為長者諱,
已經進偏殿的所有後世皇帝,都很默契地不提及自己先輩皇帝們的事跡細節,
朱翊鈞拱手道,“是!”
“這份《仁宗秘史批注》,也是臣孫從張居正的私藏文書裡找出來的。”
他本不想拿出這份記錄涉及祖宗事跡的文稿,
但連續多日,
他們沒有幾位後世皇帝,沒能找到一點有用的新記錄,
為了防止太祖爺雷霆震怒,
他決定打破慣例,
先奉上記錄。
朱棣微微點了點頭,
對於自己的大兒子,他雖然不是很關愛,但基本的關心和好奇心,還是有的,
而且這份稿紙,又是朝廷高官的藏稿,
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
朱棣開始往下翻讀內容,
“...仁宗皇帝在大本堂讀書時,結識左春坊大學士林豪,初期雙方關係一般,”
“後太宗皇帝在太醫院休養,”
“仁宗皇帝奉旨署理藩地事務,時常去請示太宗皇帝,”
“其時,林豪也在太醫院診療,”
“林豪受太宗皇帝所托,幫忙指點仁宗皇帝處理事務。”
“由於林豪的引導,仁宗皇帝善於理政的優點被發覺,並養成了勤政的好習慣,”
“雙方建立了穩固的師生情誼,”
“仁宗皇帝終生不忘林豪的一切教誨。”
“待林豪於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底意外亡故時,仁宗皇帝主動請差送其靈柩歸鄉,”
“建文朝,林豪被褫奪一切名譽,拆毀陵墓,仁宗痛心不已,於北平無量寺偷偷祭祀,”
“待太宗皇帝即位,林豪被認定為建文餘黨成員,檔案遭抹除,”
“仁宗皇帝雖為太子,但無力阻止...”
“待仁宗皇帝即位,準備著手恢複林豪一切名譽,但因為時間過久,檔案缺失嚴重,最終不了了之。”
“太嶽批注:林大學士實為仁宗帝師。奈何身處錯綜複雜的朝局之中,最終身前與身後皆不得善終,著實令人唏噓!”
“為人臣者,朝堂站隊也有太多的不得已。”
“。。。”
朱棣看完稿紙內容,當即拱手說道,
“父皇,這份記錄應該無誤的!”
“兒臣的新記憶裡,那會高熾的確是天天去找林豪請教差事,兒臣也樂見其成。”
“至於,林豪到底發生什麼意外身故,兒臣真的印象模糊,”
“為今之計,還是您回去嚴令兒臣看好他,”
“有兒臣在,林豪絕對不會有事!”
朱元璋眼眸微眯,
你老四打的倒是好算盤!
你們父子倆,都已經得了林豪的啟發,那還了得?
讓允炆怎麼辦?
“咱自有分寸的。”
朱棣眸光一凝,
父皇還是想隔開朕和林豪啊!
“父皇,若是林豪出了問題,將是我大明社稷的損失!”
“您可想好了?”
“老四,你又在教咱做事?”朱元璋怒道,“保護林豪非你不可了是吧?”
朱棣道,“那是!”
“豈有此理!你跟林豪那混球都快一個德性了!”朱元璋怒拍桌案道,“和他接觸下來,好的東西,你是一點沒學會,”
“埋汰人、頂嘴倒是學了九分。”
朱棣挺直身姿,不服氣地將頭彆到一邊,
朱元璋仿佛看見死諫時候的林豪出現自己眼前,立時怒不可遏,
這混賬東西!
他這鳥樣,根本就是學到九分九了。
“你自己想著舞刀弄棒,遠離林豪身側,咱逼你回去有用?”
“你根本靠不住,”
“咱讓高熾保護好他,也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