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沙漠裡的魔物也不少_在無職轉生中尋找邂逅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在無職轉生中尋找邂逅嗎? > 第52章 沙漠裡的魔物也不少

第52章 沙漠裡的魔物也不少(1 / 2)

第二天,烈日當空。

崔辭憂和艾莉娜麗潔,都換下了那身厚實的冬衣。

崔辭憂穿上了一身無袖的白色勁裝,雖然他個人更偏愛耐臟的黑色。

但在貝卡利特大陸這如同烤爐般的陽光下,黑色隻會讓他熟得更快,白色的涼爽顯然是更明智的選擇。

黑色能吸收幾乎所有的可見光和熱量,吸收熱量多因此溫度更高。

白色物體表麵反射大部分可見光,吸收的光和熱能很少,因此表麵溫度相對較低,不易吸熱。

而艾莉娜麗潔,則是很怕曬。

她不僅沒有減少衣物,反而戴上了寬大的兜帽,還穿起了一件透氣的長袖薄外套。

將每一寸雪白的肌膚,都小心翼翼地保護起來,避免被毒辣的陽光直接曝曬。

精靈的冷白皮,似乎天生就很難被曬黑,但她就是很在意這份美麗。

今天的天氣,似乎比昨天還要炎熱。

角龍馬的蹄子,在滾燙的沙地上不安地刨動著,它還發出一陣陣煩躁的鼻息。

似乎這足以將雞蛋烤熟的沙子,快要把它的蹄子都給燙傷了。

白天,崔辭憂和艾莉娜麗潔,曾經多次碰上魔物。

第一個遇到的,是一頭巨大的蠍子。

並非昨日那種蠍獅,而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品種。

那家夥從沙地裡猛然竄出時,著實讓艾莉娜麗潔嚇了一跳。

它的長度大概有兩公尺,通體覆蓋著黑色的堅硬甲殼。

最駭人的是,它的尾巴竟然分成了兩條,還能各自發動攻擊。

根據艾莉娜麗潔那豐富的冒險者資料庫情報,這個魔物好像叫作雙尾死蠍。indeathsrpion)

它也和蠍獅一樣,是貝卡利特大陸的特有b級魔物。

該魔物尾巴上的毒針帶有劇毒,必須使用中級解毒魔術才能治愈。

幸好崔辭憂,早已精通此類輔助魔法。

雖然沒有魔力,但是他有魔晶。

雙尾死蠍的外殼雖然有點硬,但是動作相對遲緩。

當然了,硬也隻是相對的。

對崔辭憂和艾莉娜麗潔而言,這點硬度其實和豆腐沒什麼區彆。

“交給我!”艾莉娜麗潔嬌喝一聲,不等崔辭憂動手,便主動迎了上去。

所以幾乎沒費什麼力氣,艾莉娜麗潔仗著速度優勢幾刀就把這家夥撂倒了。

隻見她身形如同鬼魅,輕鬆避開兩條毒尾的輪番刺擊,手中長劍劃出數道優美的弧線,精準地斬在了蠍子甲殼的連接處。

伴隨著幾聲清脆的碎裂聲,這頭b級魔物便被她乾淨利落地大卸八塊。

當然了,也不是來賺錢的。

這些魔物,自然也不會去回收材料。

抓緊時間趕路,方是正道。

b級的魔物,對於一個堪比劍聖的精靈族戰士,以及一個堪比下位列強的強者。

隻能算是小嘍囉,哪怕是s級彆的魔物,也是不夠看的。

“輕鬆……輕鬆……輕輕鬆鬆。”

她收劍回鞘,學著崔辭憂的樣子,擺出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呼……還真是大隻。”艾莉娜麗潔看著那具被肢解的蠍屍,說道。

“一般就是這樣吧?”

“但這大小,已經比魔大陸的一些b級魔物要大了。”

魔物和前世的動物挺像,越是大的家夥越是凶猛。

常理來說是這樣的。

“噢,說起來的確是呢。”

因為聽過“貝卡利特大陸的魔物,沒有魔大陸那麼強”這樣的說法,所以這種巨大的尺寸,反而讓人有點驚訝。

艾莉娜麗潔,本來還以為差不多會是一半的尺寸。

還有就是魔物頻出的頻率,倒是讓崔辭憂有些異樣。

“也有可能,是這家夥特彆大隻。”崔辭憂分析道。

“在勇者的傳說裡,遇到對手的等級,都是從易到難。”艾莉娜麗潔開了個玩笑。

“打怪升級嗎?然後拯救世界嗎?”崔辭憂無奈地吐槽道。

顯然,這個梗艾莉娜麗潔接不上,因為她不是穿越者。

“拯救世界我倒是知道,亞爾斯、阿爾德巴朗……”

“但是,打怪升級什麼意思?”

“餓……沒什麼。”

…………

一直蒙頭趕路,人會感覺更熱,也會感覺煩躁。

這樣兩人一邊閒聊,一邊繼續頂著烈日趕路。

時間會過得快一點,速度會快一些,也會感覺涼快一些。

接下來碰到的是魔木,這玩意兒真的到處都有。

不過還真是應景啊,到了沙漠就成仙人掌了。

這家夥,很懂得因地製宜嗎?

也不知道這個魔木的名字叫什麼,就叫作「仙人掌魔木」。

根據其魔力波動,其層級應該是c級。

雖然會發射密密麻麻的尖刺和使用類似土魔術的能力,但對於兩人來說,果然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被崔辭憂一道劍氣就清理乾淨了。

崔辭憂笑道:“一看到魔木,我就想生火了。”

艾莉娜麗潔看著那化為碎片的仙人掌,笑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什麼?怎麼說呢?”

崔辭憂,眼神中閃過一絲追憶:

“因為,魔大陸那種鬼地方,燒個柴火。”

“都要和這個家夥乾一仗。”


最新小说: 洪水末世:開局美女上司來我家 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 作為最強者卻總被小瞧 驚!我家糧油店通古今,任我周遊各小世界 你的外賣有點毒 對我而言,情不知所起 漢末孤鋒 牧安天下 末日遊戲師 開局誤入寢宮,女帝從此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