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卷著沙礫,吹過這片剛剛經曆了一場短暫而血腥的屠殺的亂石堆。
當崔辭憂與艾莉娜·麗潔策馬,準備離開這片是非之地時,他下意識地回望了一眼。
那幾名幸存的冒險者,正在為自己倒下的同伴默哀,神情悲痛。
然而,崔辭憂卻敏銳地注意到,他們並沒有要收斂那兩具屍體的意思。
沒有挖掘墓穴,也沒有堆砌柴火。
他們,隻是在進行著最簡單的告彆。
隨後,便任由那兩具曾經鮮活的軀體,曝屍於這片冰冷的荒野之上。
一股奇異的念頭,在崔辭憂的腦海中浮現。
他想起了自己曾在某些古籍中,讀到過的、關於貝卡利特大陸的特殊風俗。
這片大陸的喪葬傳統,與他所知的任何地方都截然不同。
它殘酷、原始,卻又帶著一種獨特的、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哲學觀。
回歸自然。
他們認為,人死之後,其軀殼理應回歸這片養育了他們的大地。
成為野獸的食糧,化為沙土的養分,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生態循環之中。
這種習俗,與崔辭憂前世記憶中,某個高原民族的“天葬”,何其相似。
都是一種認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死亡視作回歸而非終結的豁達與坦然。
這,是貝卡利特大陸的獨特之處。
崔辭憂不由得,將其與自己所經曆過的其他大陸進行了對比。
彆的大陸,無論文化差異多大。
在對待逝者時,都有著“入土為安”、“立碑紀念”的傳統。
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如何處理屍體。
例如中央大陸,因為曆史上曾爆發過數次因屍體腐爛而引發的大規模瘟疫,所以主流的喪葬方式是火葬。
將一切付之一炬,既是對逝者的淨化,也是對生者的保護。
而米裡斯神聖國,則嚴格實行土葬。
並且,他們對屍體的完整性,有著近乎偏執的要求。
因為在米裡斯教的教義中,隻有保持著完整的肉身,虔誠的信徒在死後,其靈魂才能得到指引,去往神國,得見偉大的米裡斯神。
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曆史,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生死觀。
崔辭憂收回思緒,不再去想那些沉重的話題。
他一夾馬腹,與艾莉娜·麗潔並肩,朝著遠處那片溫暖的燈火馳去。
……
當兩人真正進入小鎮時,才發現這裡比想象中還要熱鬨。
雖然已是深夜,但鎮內卻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光明的源頭,並非是魔法燈或火把,而是一堆又一堆熊熊燃燒的篝火。
這些篝火被安置在小鎮環形主乾道的各處,如同一個個溫暖的島嶼。
篝火的周圍,地麵上鋪著織有繁複花紋的、類似地毯的厚實織物。
男男女女,無論老少,都隨性地盤膝而坐,圍著篝火,大口地吃肉,大聲地交談、歡笑。
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焦香、某種辛辣香料的獨特氣味,以及人群所帶來的、充滿了活力的喧囂。
這裡的人,衣著也極具特色。
幾乎每個人,無論男女,頭上都纏著厚厚的頭巾,將頭發和耳朵都包裹了起來。
服裝的款式多樣,顏色更是五彩斑斕,上麵用粗獷的線條繡著各式各樣的花紋,具備強烈的、獨特的民族色彩。
崔辭憂心中了然,這大概也是為了適應沙漠環境而演化出的智慧。
就和前世一樣,在沙漠地區生活的人,大多都有裹頭巾的習慣。
防風沙、防曬、以及在夜晚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一物多用,極其便利。
相比之下,自己和艾莉娜·麗潔這一身中央大陸風格的勁裝與鬥篷,在這片充滿了異域風情的環境裡,大概顯得很是格格不入吧。
不過,這其實也不成問題。
貝卡利特大陸是冒險者的天堂,南來北往的商旅與傭兵數不勝數。
本地人對於外來者的裝扮,早已見怪不怪。
有很多的迷宮,強大的魔物,冒險者自然多。
“感覺……肚子餓了呢。”
艾莉娜·麗潔,看著那些圍著篝火大快朵頤的人們,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
“是啊。”
崔辭憂深以為然。
看到彆人在吃飯,就會覺得自己也餓了。
這種奇妙的連鎖反應,不管在哪個世界,都是共通的現象。
話雖如此,當務之急,是不是該先找到睡覺的地方呢?
畢竟,已經決定了要晝伏夜出。
崔辭憂正在心中評估著,是先解決食宿問題,還是先填飽肚子時,一個洪亮的、帶著幾分市儈熱情的吆喝聲,從不遠處的篝火旁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