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你們倆感情真好。我們是不是快吃喜糖了。”
在彆的病床工作的護士,打趣兩人。
“都聽趙婉同誌的。”
賈冰一副一切都聽媳婦的樣子。
人的悲喜並不相通。
頭孢藥物研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穀一一還是很高興的。按理說,她參加過第五代頭孢的研製工作,現在研製第三代應該是小菜一碟。
但是這個年代科技水平和硬件設備都很落後,能研製成功第三代頭孢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天是穀一一的坐診時間。
她照例來到自己的辦公室,打掃好衛生,等患者上門。
“小穀,有個病人,你跟我一起去病房看看。”餘華在門口叫穀一一。
“好的,主任。我馬上來。”
穀一一拿起本子和筆,和餘華一起快步往住院部走去。
餘華帶穀一一先到病房,查看病人情況。
病人是腦部多處出血,但是國內目前沒有開顱手術,也是十分棘手的。
餘華帶穀一一來,也是想看看她有什麼治療辦法。
“主任,我建議做開顱手術。”
什麼?開顱手術?這在國內是從來沒有先例的。萬一不成功怎麼辦。
“誰做?你能做嗎?你有把握?”餘華眼睛一瞪。
“我能做,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請相信我。”穀一一很自信。
餘華知道穀一一可以說是醫學天才,她現在在國內的醫學界有很高的話語權。
開顱手術她都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
餘華猶豫了會兒,做出決定。
“這樣,如果失敗了,對外就說是我主刀,如果成功,再說你是主刀。”
穀一一知道餘華是想保護自己,要用自己背鍋。
餘華把建議也告訴了病人的兒子。
“什麼是開顱手術?”病人的兒子問。
“就是把頭部打開,給出血點止血,清理血塊。”
“什麼,把頭打開?把頭打開人肯定活不了了,我們還是保守治療吧。”病人的兒子連連拒絕。
要把腦袋打開,想想就沒有辦法接受。
穀一一說:“你父親腦部多處出血,現在做手術,恢複的好,以後生活還能自理。如果保守治療,你們也看了出血的部位,那肯定是不行的,病人的死亡風險非常高。”
“我們醫院醫生的水平非常高,還有最先進的儀器設備。這個難度不大。
如果手術,找到出血點,加以治療,病人後期恢複好,完全可以生活自理。
如果保守治療,最好的情況就是癱瘓在床,勢必會讓你們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還需要人天天在床前端屎端尿。你們作為病人家屬考慮清楚。”
病人的兒子看著穀一一年輕的麵龐,實在是不能接受她來做手術。
“醫生,那手術的成功率是多少?”病人兒媳婦問。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沒有一個醫生能告訴你們成功率是多少。”
穀一一和餘華耐心的向病人兒子和兒媳又溝通了許久,把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都分析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