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鯊”號靜靜地泊在船塢裡,對外宣稱的“暫停維護”仍在進行。
碼頭上人影稀疏,隻有兩個穿著藍色工裝的人影走向潛艇。
“就是他們。”葉鈞低聲對身旁的李舟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冷靜的緊迫感。
兩個“維修技師”提著沉重的工具箱,步伐穩健地走上舷梯,帽簷壓得很低。
為首的那個年紀稍長,目光銳利,掃了一眼葉鈞和李舟,微微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另一個年輕些,但眼神同樣警惕。
“葉艇長,李……同誌,”年長的技師聲音不高,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專業感,“我是老周,這是小馬。總部‘海盾’專員,派來檢查‘動力係統’的。”他的目光在李舟臉上多停留了半秒。
“辛苦了,”葉鈞側身讓開,“裡麵請。”
四人進入潛艇內部,空氣裡那股熟悉的機油味似乎更加凝重,仿佛一切都已在潛伏著某種即將爆發的危機。
“老周,小馬,”葉鈞指了指李舟,“這位是李舟同誌,他對艇上設備比較熟悉,由他帶你們去輪機艙看看。”
“麻煩了。”老周客氣地回應,但眼神卻示意李舟帶路。
輪機艙深處,應急燈光線昏暗,空蕩的艙室內一股油煙味彌漫開來,顯得有些壓抑。李舟帶著兩人來到那個備用冷卻液循環泵接口附近。
“就是這裡,”李舟指著接口,“上次我感覺有點不對勁。”
小馬放下工具箱,他打開箱蓋時,李舟注意到裡麵整齊擺放的工具和儀器,明顯與普通維修工的設備不同。他取出一個手持式光譜分析儀,對著接口縫隙仔細掃描。
老周戴上特製手套,用一個類似牙醫探針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刮擦著接口螺絲的邊緣,手指穩如磐石。
他舉起探針,上麵沾著一點幾乎看不見的金屬碎屑。
接著,他用鑷子夾起半片指甲蓋大小的透明薄膜,將刮擦下來的碎屑小心翼翼接住。
老周將透明薄膜放在光譜分析儀下,對著頂燈轉動。薄膜邊緣泛著淡藍熒光,殘留物發出微弱的白光。
“有殘留。”小馬低聲說道,眼睛緊盯著分析儀屏幕,“非標化學成分,量很少,但已被處理過。”
“之前有誰維修過這個接口?”小馬轉過頭來,沉聲問道。
葉鈞拿出巡檢記錄登記冊,皺眉翻查:“這個接口的巡檢維修職責是損管班負責輪崗,王強、陳立明、鄭濤……”
“他們現在在哪?”老周突然打斷,光譜儀裡已亮起三盞綠燈。
“都在基地內休整。”李舟脫口而出,目光緊緊盯著那些檢測數據。
老周接著仔細檢查接頭:“螺絲動過,用的不是標準工具,看這劃痕角度和力度……這操作,似乎很專業。”
李舟在一旁靜靜觀察,內心的疑慮似乎得到了回應,他的感知沒有錯。
“走,去通訊室。”老周收拾好工具,對小馬和李舟說,眼神透出一種不容忽視的堅定。
——
通訊室裡,“海盾”專員小馬迅速將專用設備連接到潛艇係統,他麵前的屏幕上,數據流像潮水般湧動,幾乎在瞬間滾動過去。
“怎麼樣?”老周問,語氣中帶著些許急切。
“有發現。”小馬指著屏幕上幾行高亮標記的代碼,“過去半年,三次非正常通訊窗口,信號偽裝成設備狀態回傳,持續時間極短,不超過零點五秒。”
“能追蹤嗎?”葉鈞湊近問,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不安。
“剝離了三層偽裝協議,”小馬敲擊著鍵盤,調出一張地圖,屏幕上的紅點在南夏洲某國的海岸線上閃爍。“這個衛星地麵站,我們有記錄,是白鷹軍情局dia常用的中轉節點之一。”
物理痕跡與異常通訊,像鉗子一樣逐漸合攏,指向了一個更加可怕的真相。
不久,從總部傳回了加密信息:送檢的化學殘留物樣本初步分析完成。那是一種罕見的金屬疲勞催化劑,配方指向一家歐羅巴洲特種化學品公司——該公司一直被懷疑與白鷹軍情局dia,甚至更深層的“暗影會”有關聯。
“排查值班記錄、設備接觸權限,還有三次異常通訊時段,所有相關人員的位置信息。”葉鈞的聲音帶著寒意。
會議室裡,燈光慘白。葉鈞、李舟和兩位“海盾”專員圍坐在一張桌子旁,桌麵上攤著人員名單和排班表。
範圍迅速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