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往前行了幾百步,黃忠手搭涼棚,探頭朝遠望去,果見山頭那邊隱隱有彩旗飄動,遂問道:“文將軍,你說……那是來迎接我們的麼?”
文聘輕哼搖頭:“黃老將軍怕是想多了,劉備哪得那麼好心。我聽聞主公下令,命新野遷民南遷,你我一路到此,也多見南遷的新野之民和補驛之處,依我看,應當是護民隊伍。”
“哦,這樣啊!”
黃忠有些失望,自顧自的嘟噥道:“你瞧瞧,這老夫還挺期待的。”
可他話剛說完,便見一哨人馬繞過山坳而來。
為首一將,銀盔白袍,銀槍白馬,背後一麵“趙”字大旗。
遙見黃忠文聘,便一抱拳:“常山趙雲趙子龍奉劉使君之命,來此迎接二位將軍!黃老將軍,文將軍,酒案已擺好,這邊請吧!”
黃忠嘿嘿一笑,打趣道:“哎,文將軍,你這說的也不準啊!”
文聘運了運氣,冷哼一聲:“哼,黃老將軍莫高興太早,是迎接還是下馬威猶未可知。”
說著,二人抱拳回禮:“有勞趙將軍。”
見到趙雲,文聘多少還是有些慚愧的。
他自是認得趙雲。
當初於襄陽奉蔡瑁之命,於堂外請住趙雲者,便有他一個。
當時他並不知道這是蔡瑁調虎離山,害劉備之計,隻當是主公主事,咱們做武將的日常促進感情。
然而,當劉備押著蔡瑁又回秋收大會時,文聘方知,自己被人當槍使了。
得知真相的趙雲怒不可遏,若非顧忌主公情緒,他能當場把桌子掀了,把勸酒的人全砍了。
看著趙雲那冒火的眼睛,文聘感到了一股不寒而栗的殺意,身經百戰的他和王威坐在酒案前,竟被這殺意駭一動也不敢動。
趙雲終並沒有動手,隻是怒哼一聲,拂袖離案,後隨劉備離開了襄陽。
文聘自詡為身經百戰,不畏強敵,不明白為何會在那一刻被趙雲嚇破了膽。
今再次相見,劉備獨使趙雲來迎接他們,這不是下馬威是什麼?
然而,此時的趙雲的情緒卻與前番大不一樣。
他彬彬有禮,麵帶微笑,就好像未發生過當初那件事一般。
“劉使君為等二位將軍,已在此相侯兩日,二位將軍鞍馬勞頓,定已疲累,前方已備酒菜營帳。看,那便是劉使君……”
隨著趙雲示意方向,黃忠文聘舉目望去,隻見劉備身著錦袍大氅,挺拔而立,於隊伍前方高高拱手,簡雍糜芳二將側立左右。
旁邊備好桌案酒食,鼓吹彩旗。
這明明就是盛情迎請,哪有一點下馬威的樣子。
文聘有些尷尬,黃忠則坦然自若,嗬嗬帶笑。
趙雲與二將下馬。
劉備快步走到二將跟前,拱手一拜,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黃老將軍,文將軍能來新野助吾破曹,實乃備之大幸,新野之大幸。二位將軍奔波至此,定已疲憊,備略備薄酒小案,請入座歇息。”
說著,竟直接拉住了二人的手。
“這……”
劉備的熱情著實令二人感到意外。
卻不知此時劉備亦是真情流露。
他想到黃老將軍年事已高,卻仍為我炎漢拋頭顱灑熱血。
阿鬥曾言,老將軍被二弟相輕,卻仍為二弟報仇伐吳。
劉備心中就湧出無儘的感激和愧疚。
而對於文聘,劉備亦明白他也是荊襄大地上久負盛名的守城名將。
人家帶兵相助,乃救你於水火,怎可怠慢。
劉備請二將入席,身後軍卒也就地休息,自有趙雲帶著新野軍為他們送上烤好的羊肉饃饃和泉水涼茶。
文聘有些慚愧,於是拱手致歉:“使君,前番秋收大會之事有些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