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規格,當是地方主將的將旗。
程昱疑惑道:“於將軍,你未被敵軍所伏?”
“未曾!”
於禁將大旗往地上一拋,朝夏侯惇和程昱一拱手:“將軍,軍師,敵軍雖眾,已倉惶南逃,末將得黃忠大旗在此,另得鄉勇二百餘。隻可惜,所帶部從不多,未得更大勝果!”
先登陷陣,奪旗斬將!
乃為軍者四大功勳,
今此一戰,於禁大破黃忠,奪旗於此,當是彪炳於冊的大功一件。
然而,夏侯惇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隻因若舉大軍而至此,絕非於禁一個人的戰功。
也絕不是隻奪一旗,隻擒二百鄉勇這般戰果。
他麵露慍怒之色,他看著程昱:
“程先生,汝且自問,此貽誤戰機者,何人也?”
“這……”
程昱徹底困惑了。
按目前的情況來說,夏侯惇的判斷完全正確,他的判斷卻完全錯誤。
難道真的是自己過分謹慎,錯過了襲敵的最佳時機麼?
但程昱不甘心,遂審問俘虜鄉勇以探敵情,可這些鄉勇又哪知道許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將軍讓做什麼便做什麼。
程昱眉頭緊皺,心大不安。
夏侯惇目光炯炯,凝視著前方,高聲喝道:
“今過博望坡,前方便是坦途大路!敵軍正朝南而退,此時新野賊軍必然準備不及,當疾兵速進,快馬奔馳,一鼓作氣,擒劉備與新野,方得大勝也!”
言罷,他將手中令旗朝前一指,大軍浩浩蕩蕩向南開去。
……
此時此刻,戰報如雪花片般飛來。
諸葛亮坐於正堂,目光嚴肅,一絲不苟。
他迅速查閱戰報,又迅速指派新的任務,仿若他一人便是這千軍萬馬的中樞,掌控著全局的生死命脈。
正此時,便見一人走入堂中。
他光著膀子,身纏荊棘,低著頭,滿臉羞愧之色。
眾人見之,皆想笑,又都不敢笑,掩口退避。
接著,那人走到諸葛亮的麵前,“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諸葛亮抬起頭,正是張飛。
他大驚失色,趕緊放下手中的戰報,上前欲扶起張飛:“三將軍,這是何故?”
張飛卻死跪不起,滿臉愧意的一抱拳:“俺張飛無視軍令,屢次任性胡為作難軍師,今又醉酒誤事,延誤了軍機大事不說,還使大哥為難,使軍師威望受損。今向軍師賠罪,請軍師責罰!”
說完,一拜到底。
諸葛亮看著張飛這個樣子,心中又浮現出夢中那個義釋嚴顏,大破張合的忠勇悍將。
倘若北伐時,三將軍若在,又何懼張合之流。
回想夢中,他欲降服這個絕世猛將,多次故意為難,捉弄調侃,使張飛糗態百出,從而樹立自己的權威。
儘管當時的出發點是好的。
可後來他才知道,他看錯了張飛,那並不是一個會因出糗而敬畏自己的人。
而是真正相互了解後,人家真心實意的敬服。
今見此景,諸葛亮無比的心酸與心疼!
“翼德將軍,你何必如此……”
“軍師,俺隻是想彌補過失。”
諸葛亮長歎一聲,他真不想再如夢中那般。
對待這樣的將軍,明明有更妥當的相處方式!
想到這,他咬咬牙,雙手抓住一條荊棘,用力一扯,竟將這條荊棘生生扯斷。
棘上的利刺刺破了諸葛亮的手掌,鮮血直流。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