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亦成為一份美好的回憶。
然彼時劉備勢微,力量薄弱,而太史慈麾下兵強馬壯,勢力相對強盛。
二人雖意氣相投,然各懷壯誌,為遂心中抱負,終無奈分道揚鑣,令人歎惋。
今劉備橫跨荊交兩州,乃除曹操外,勢力最盛者。
又與衣帶詔上落名,不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所挾製。
太史慈自孫權統領江東後,未蒙重用,久置海昏。
若能效法趙將軍來投,必為我軍添一絕世虎將。
所以,劉備也想從諸葛亮的口中聽到他所希望的答案。
那便是太史慈將軍。
諸葛亮卻神色悠然,輕輕搖了搖羽扇:“非周公瑾,亦非太史慈也。”
“哦?”劉備麵露詫異:“為何?”
諸葛亮淡然一笑:“主公既有此求,然孫權又豈會甘願?彼深知周公瑾正值盛年,且具經天緯地之才,乃其兄孫策所遺之肱股。如何將其納為己用,此乃孫權最為掛懷之事,又怎會輕易縱其留於主公身側?
太史慈將軍更與主公有舊,以孫權之精明,豈會不防?定是百計羈縻,絕無可能任其來歸主公也!”
劉備撫髯之際,略感失望:“那又會借來何人呢?”
諸葛亮思索片刻:“我料應該是程普。”
“為何?”
“程普具帥才之資,雖為孫策舊部,然孫權亦甚為倚重。其年事漸高,軍中屢立奇功,威名遠播,且家小皆安置於吳郡。根基深固,情義所係,斷無反水之虞。”
劉備沉思點頭:“久聞程德謀老將軍智勇雙全,名震江東,若得他相助,使我軍如虎添翼也!”
諸葛亮笑了笑,沒說話。
他當然知道主公的心思,也知道如何達成主公的心思。
隻是過程稍稍有些複雜。
而有些話,亦不便於此時提起。
而後,按諸葛亮所示,依次安排。
江陵一處府邸,魏延專注正整理著行裝,籌備著翌日北上襄陽,協助關羽。
其妻攜一個四歲小童側立於一旁,憂心忡忡。
“文長,汝何時方歸?”
這是她問出的第六句話。
魏延亦未曾回應。
此時此刻他眼中儘是決絕堅毅之色,於其眼中,家中諸事,皆不及眼前鞍轡是否牢固緊要。
女人摸著孩童的腦袋瓜,悠悠的歎了一口氣。
又過了一會,魏延終於說話了:
“劉皇叔待我恩重如山,今獲此役,實乃為其成就霸業之良機也。卿且安心居家,莫要憂心。”
竟欲牽馬出門。
“夫君,不是明日再啟程麼?”婦人眼中寫著渴求。
“須預整軍詳查,絲毫懈慢不得!”魏延的語氣冷峻而果決,命侍從打開府門。
然而,令其意外。
門外候著一車,車前站著一人。
此非是旁人,正是劉皇叔近前的大紅人,諸葛孔明先生也!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