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歎氣:“已與劉備結盟,合軍共禦江夏,孫權亦吞並赤壁,似有北上之心。”
曹操沉思頷首:“合淝那邊是誰駐守?”
“前番是揚州刺史劉馥與彆駕蔣濟,然而,劉刺史他……”
程昱沒能繼續說下去,曹操閉目歎息,已然明白他的意思。
再回想起橫槊賦詩那一幕,曹操滿是悵然悔恨之色。
當時,他正欲出征南下,臨行前大宴群臣,乃舉長槊賦詩一首,曰:《短歌行》。
就是這個刺史,彼時竟當庭直言此詩有四句不吉,壞了興致,至曹操一怒之下做出悔恨之事!
然而細細思來,他非故意說出此不吉之言。
乃言“聞過則喜”,使其“直率斧正”,方得此言。
曹操深感負罪,雖為其厚葬,亦不能消其疚悔之心。
他迎風閉目思索,忽然緩緩的睜開眼,道了一句:“著張文遠領兵去合淝駐守。”
“丞相,今與劉備大戰在即。文遠乃悍勇之將,怎可另派他處?”
曹操回憶起當年白門樓之事,當時,曹操已有殺張遼之心,便是關羽乃下座拜伏於地,對曹操說道:“公且息怒。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
曹操這才決定留下張遼。
而後才有了白狼山陣斬蹋頓的驚天戰績!
所以說,某種意義上來說,關羽是張遼的救命恩人。
彼時,若遣張遼與關羽對陣,恐張遼為關羽昔日救命之恩所感,來個棄曹投劉。
即便張遼不會,曹操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會不會為此生疑。
到時候再冤殺重將,豈不是要悔恨半生?
對張遼如此,對陳群、牽招、田豫皆是如此。
或留於中樞,或遣戍北疆。
但凡曾與劉備有故舊者,皆不使近與劉備對壘之前線。
這是曹操的疑心病,卻也是他用人的智慧!
“旁人尚可!雲長與文遠有救命之恩,讓他戍守合淝再合適不過。”
程昱點點頭:“好,我即擬令,讓文遠將軍轉戍合淝!”
……
江陵這邊,關羽首戰得勝的消息還未傳來,劉備正於內堂與劉禪討論赤壁之戰。
“這麼說,原本與曹操決戰的主力乃是江東軍?”
阿鬥長歎一聲,說道:“當時曹軍號稱八十三萬南下,咱們兵力太少,未得江陵襄陽軍眾,隻有父親在新野籌募的一萬軍卒,再加上劉琦公子於江夏駐守的一萬守軍,共計兩萬,而江東出兵三萬,合眾五萬,為江東名將周瑜周公瑾指揮。”
“周公瑾……”
劉備撫髯沉吟道:“為父聽過此人,乃與孫策交好,然近幾年來,未曾聽說其音信傳聞。”
“周公瑾原先並無盛名,然自赤壁大戰後,方得名聲大噪!”
劉備感慨道:“以五萬大軍得勝八十三萬,真乃名將也!”
他想了想:“然為父彼時兵敗,狼狽不堪,又不似如今兵多將廣,如何說服江東與我共盟?”
聽劉備這麼問,阿鬥小嘴一抿,又得意起來:“彼時父親本有心投奔交州吳巨,乃是相父出使江東,從中斡旋,說服孫權與我們結盟。”
劉備撫髯一笑:“果然還是丞相啊!”
提到相父,阿鬥的話又多了起來。
“父親,你可知道,此孫劉聯盟,相父還做了什麼麼?”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