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微微頷首:“士徽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此亦不失為明達之舉也!”
在劉備看來,經此一事,士徽必能老老實實,安分守己。
孫權念在當初士燮舉州相附之恩,也會給士徽一個容身之所。
可阿鬥的回答卻令劉備大感意外。
“父親,這可並不明智!”
“為何?”
“父親,聽我慢而言之!”阿鬥稍作喘息,複又續言:
“士徽見呂岱大軍軍勢強盛,自知難以匹敵。又逢呂岱命其族弟士匡說降,承諾若肯於九真赴任,前番過錯,既往不咎。
士徽深感其言,遂與其兄弟士祗、士乾、士頌跪伏於城外,袒露胸背,縛荊於身,稽首請降。父親,依您之見,此誠可謂有降意否?”
“縛荊出降,其誠至極也!”劉備撫髯頷首,又問:“莫非那呂岱……未肯受降?”
“受也,呂岱親解其縛荊,還以禮相待!”
此誠當為此事之常理所趨,然劉備頗覺有異,乃詢道:
“然則其間有何隱情乎?”
阿鬥點點頭,凝重道:“呂岱雖受其降,卻非真受!好言撫慰士徽,設宴請其族人……”
聞聽至此,劉備心中驟然一凜,瞳孔劇烈一縮:“莫非……”
阿鬥知道父親似乎猜出了答案:“呂岱於宴前摔杯,刀斧手破帳而入,士家嫡族數十口俱被拿縛,依次斬首。士燮嫡族子孫至此絕後!”
“啊?”
劉備縱然猜出呂岱摔杯,亦未曾想其會狠辣到這種程度。
想到士燮這些日子來,對其大業的支持與襄助,不禁怒從中來!
他瞪紅了雙眼,雙手緊握成拳:
“怎竟如此心狠手辣,罔顧道義,不念舊情?”
“故而,父親深知江東之險惡,宜深以為鑒。此一世,父親萬勿再踏足江東之地。”
劉備喘息點頭,又想到一事:“對了,前番聽你所言,大公子士廞尚在江東。”
“其無子孫,莫名早亡!”
“莫非士家旁支竟無子嗣留存?士公三位兄弟結局又如何?”
“士壹被黜為庶人,後因犯律而伏誅。士?亦被免為庶人,繼而因觸法遭戮。士武則早逝。”
至於所謂因犯法而被殺,個中緣由,眾人皆心照不宣。
劉備隻感覺滿心惡寒。
“孫權此舉,未免太過狠辣!”劉備痛苦捶案,又想到了什麼:“對了,前番所言,士徽之弟士匡既有勸降之功,孫權如何待之?”
阿鬥歎息道:“士匡乃士壹之子,被孫權貶至庶民,後孫權斬其父親士壹。士家一脈,唯其士匡得以苟存,不知去向!”
劉備怔然!
士匡於江東有勸降之功。
很難想象,當他懷著赤誠之心,勸說族人歸降,渴望在孫權麾下建功立業時。
孫權卻斬了他全部的族人,包括他的父親,他是怎樣一個心情。
孫權卻獨留他苟活於世,讓他承受這剜骨蝕心之苦,又不知抱著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劉備頹然坐下,思量許久:
“前世士公一族遭此大難,未得相救,今我劉備必不負士公也!”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