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周瑜勸太史,國太入許都_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 第242章 周瑜勸太史,國太入許都

第242章 周瑜勸太史,國太入許都(1 / 2)

襄樊水戰之後,劉備得勝,陣營眾將多為欣悅。

江東陣營,皆愁緒盈懷,隻因孫權被擒,意義深遠,現在的主動權都掌握在曹操的手裡。

儘管周瑜張昭魯肅儘可能的阻止消息蔓延,但紙難包火,孫權被張遼所擒消息還是傳遍了整個江東。

一些人開始有了彆的想法。

其中,態度最為激烈的便是太史慈。

海昏府堂之上,他慨然怒斥:

“伯符何等英武豪邁,玉璽換兵,橫掃六郡。孫仲謀身為江東之主,竟為敵所擒,辱沒孫氏威名,真不及其兄之萬一也!”

其部將勸諫道:“將軍,請慎言,若得其歸吳,聽得此言,恐為其所恨。”

言外之意,府中或有孫權耳目。

謹言慎行,方得其信!

但太史慈光明磊落,豈會因此藏掖言辭,當即高聲回道:

“他還有臉歸吳?”

太史慈恨恨道:“他若自刎於江北,以全孫氏勇烈之威名。我太史慈必赴湯蹈火為其報仇!”

但按現在情況來看,這種事發生的概率極低。

明眼人都知道,江東和許都正處於一種微妙的議盟態勢。

這不是太史慈想看到的結果。

太史慈想了一宿,於是修書與周瑜:

“公瑾賢弟,今江東局詭,與許都議盟,不過權宜,縱得主歸,亦隱患重重。

權蒙羞被擒,威望儘失。

公子紹乃伯符之嫡嗣也。

源清流潔,血脈純篤,竟不得繼嗣江東?

賢弟當念伯符創業之辛,你我共為紹之叔伯,今伯符不在,紹為權所欺,困居於吳縣也,吾輩卻無所作為。

伯符在天之靈何安?!

今正值吳主困北之良機,何不聯奮威將軍孫瑜,共擁立公子紹為江東之主。

賢弟忠義聞名,深孚眾望,望登高一呼,率諸將共擁公子紹繼承江東,必得有識之士相助。

愚兄願為前驅,隨賢弟行此大義,保江東安穩,興孫氏門楣。

望兄詳察,速定大計。”

在太史慈看來,周瑜和他都是孫策的生死兄弟。

也是孫紹的叔伯。

自是最有可能爭取的人。

可周瑜收到信後,驚得半晌未說出話來。

坦率而言,江東最能征善戰者,若非周瑜,便是太史。

宗室地位最高者,實乃孫瑜。

三人聯手,必驚天動地。

伯符舊部亦大有人在。

程普、黃蓋、韓當、蔣欽、陳武等皆為伯符舊將。

若再去說服伯符舊將,於此時擁立孫紹,成功的可能性真的非常之高。

然而,他能這麼做麼?

周瑜清楚的記得,伯符臨終之前,喚其入堂。

立孫權為嗣,並叮囑其好好輔佐孫權。

周瑜當然也知道。

伯符故去後,孫權有意無意的打壓宗室,限製孫紹。

孫賁孫輔之出走曹魏,亦未嘗與之沒有關聯。

周瑜心疼孫策,但也理解孫權。

新為人主,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太多了。

首要任務便是明確自己的統治地位

當時,孫策雖已故去,但尚有多人支持孫翊,致孫權做事相當掣肘。

好在,孫翊在恰當的時機被刺而亡。

他的死,是孫氏的損失,卻為江東政局的穩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孫權打壓孫紹,使其未執權柄,未嘗不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如今,孫紹方才十歲。

縱擁其上位,又如何能做得好江東之主?

到時,曹操再將孫權放歸,這些臣子,又當如何麵對歸來的孫權?

周瑜痛定思痛,給太史慈回了一封信:


最新小说: 劍神掃地,吞諸天劍道 童話世界的玩具商人 華娛:計劃有變,我為頂流 要什麼江湖百美圖,我有兵器譜! 小鼻嘎芳齡五,隻愛乾飯加玩蠱 從三讓徐州開始輔佐劉備 重生八零:擠進首富榜 鳳凰展翅 福女種田忙,全家悔斷腸 表妹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