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聞言方得安心:“敢問娘親,是何計策?”
吳國太回想臨彆時公瑾所言:主公若問是何計策,便言以江夏北部置換國太歸吳。
然而,此時吳國太動了一些小聰明。
她心知,權兒此戰未得寸土,還把公瑾辛苦打下的合淝賠進去了。
若再言以江夏之北置換,權兒更覺無顏麵對江東父老,心中必愧疚難安。
於是,她換了一個說法:
“我亦不知,隻教我亦暫順於曹。然公瑾、子敬胸藏韜略,此二人所謀之策,必萬無一失,權兒且放寬心便是。”
按說,吳國太的心是好的,隻未曾深思一事。
若以前者回複,孫權不用背負太大心理負擔。
就算吳國太自殺,乃自身勇烈,無愧於江東孫氏門楣。
而在孫權看來,江東諸臣已為吳國太備下周全之策,積極圖為營救之事。
事實上,周瑜魯肅也的確打算這麼做。
隻是他們心皆知道,曹操必然不會應允。
吳國太自可憑勇烈身死,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更可使孫權可以複仇之名和曹操決裂,繼續孫劉聯盟之好。
這是以最小的代價,為孫權被擒一事彌補過失,亦可消弭隱患了。
但若以後者回複,在孫權看來,那就可能是子敬公瑾籌謀不周。
亦或未做妥善籌謀,而致國太不見安歸之途,不得已而自殺。
那兩者給人的感覺就不太一樣了。
當然,過後孫權若得解釋,也可能會明白其中因由。
但國太此言,極有可能埋下隱患。
這也說明,儘管某些女子心懷大義,但相比周瑜魯肅這種頂級謀士,缺乏深度和理智的思考。
吳國太見過孫權之後,被安置在特意準備好的豪華府邸。
曹操對吳國太可謂關懷備至,每日皆命庖人精心烹製江東風味佳肴奉上,所居之處遍陳吳地珍稀古玩、絲竹雅樂,更有一眾伶俐婢仆太監侍奉左右,一應起居瑣事皆安排得妥妥帖帖。
按說,太監隻能是皇帝太後等皇帝或者皇室女眷所用。
曹操此舉,肯定是逾越祖製禮法。
易被人為此詬病。
但曹操不在乎。
事實上,那些太監也多是曹操安插在皇帝身旁的親信。
大家心裡也都明白。
畢竟和睡在皇帝寢宮的董卓相比,曹操隻是調出幾個太監的舉動實在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
但就是這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給了吳國太極大的尊榮和禮遇。
而且曹操不僅待他如此,亦待孫權如此。
這給了吳國太一種感覺,曹操無比欣賞權兒,未嘗會有害他之意。
這幾日,曹操多來拜訪。
每次來都親自檢查一番,看看府中哪裡有照顧的不到位,然後悉心指正,然後再溫言禮貌,與國太作彆。
搞得吳國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一日,曹操又至國太府邸,卻言:“孤既欲嫁女與仲謀,然當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文台既不在,孤便想與國太商議一下,仲謀婚姻之事!”
喜歡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請大家收藏:()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