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實為中原連通西域的咽喉商道。
然此地地勢狹長,南有發羌盤踞,北為匈奴所駐,諸多遊牧部族環伺其間,商旅往來時遭胡人劫掠,安危難卜。
為護行商周全、保絲路通暢,漢帝遂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凡沿途可通南北之要道,皆築高峻關隘,屯駐精銳之師嚴加戍衛。
由此,這條貫通東西的商路方得長治久安,商旅往來無阻。
所以,要想防衛好這些關隘,禁胡軍進入,並非難事。
隻因西涼經營多年,早為防備羌胡劫掠立下一套成熟的應急之策——
每座關隘皆有精銳將士鎮守,另設護衛大軍屯於中樞要地以為策應。
一旦關隘遇襲,訊息立傳,大軍便疾馳而援。
須知胡人馬匹縱能攀山越嶺,怎及漢軍循平坦驛道行軍迅捷?
更何況漢軍早有烽火台傳訊之利,訊息往來如風。
如此一來,外敵若想突破漢軍防線,無異於登天也。
所以,曹操必難安歸。
既如此,諸葛亮更是有把握將曹操之死傳至千裡之外。
待此消息傳至許都,又會發生什麼,那就太讓人期待了。
於是,武威全城上下,張燈結彩。
那曹操有違天道,乃被天譴,竟死於百年不遇的沙暴之中。
其麾下部眾亦傷亡慘重,如今連他的屍身都已被人尋獲。
當然,這屍首是假的。
諸葛亮治理涼州期間,遇有豪強亂軍擄掠百姓,為正國法威嚴,皆擒而治罪,依法處決。
要尋一個與曹操身形相貌相近之人,並不算難。
隻是此人不宜與百姓照麵,稍作露相便好。
畢竟屍身腐爛多日,又經山鷹啃啄,麵相早難入目,更難讓人辨出真偽。
事後,當以禮安葬。
曹操名義上曾為大漢丞相,縱使死於敵營,葬禮亦不可太過寒酸。
很快,消息傳到了夏侯惇的耳朵裡。
夏侯惇方知,難怪多日未見丞相屍身,原來竟為孔明所奪?
那為何這麼多日,諸葛亮才行此葬禮之事?
人家解釋的也很明白。
事關重大。
得花很多時間,以確認是不是曹操的屍首。
夏侯惇真傻了。
他沒想到事情會到這樣一個結果。
他大哭,嚎啕大哭!
可大哭之後,卻要深思,那接下來當如何?
抹脖子與丞相同去?
說是可以這樣去說的,但萬不可真這般去做。
非是夏侯惇懼死。
然眼下曹家正值存亡危急之秋,他必須即刻返回許都,安撫許都之事,另輔佐公子主持大局。
可……究竟該輔佐哪位公子?
孟德臨行亦未曾言明。
這又如何是好?
夏侯惇隻覺心頭千頭萬緒縈繞心中。
前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得做,正欲北上往陽平關去聯曹仁,彭羕卻給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
“君侯不必過慮,此雖為萬難之際,卻正乃夏侯氏成就大事之良機也。”
“我成就大事?”夏侯惇有些詫異,他感覺這詞彙對他來說,有些小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