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於曹丕而言。
曹衝的提議不僅僅為他尋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繼承人。
還為他提供了一個新的破局思路。
倘若劉康在,便扶劉康為帝。
倘若劉康不在,亦可於劉家宗室中找一個幼童以暫承皇位。
如此一來,在名義與法理上,他便能始終以大漢忠臣自居。
既保全了“尊漢”的虛名,又可緩解當前巨大的政治壓力,使他得以喘息。
當然,天子自刎於高台。
百官親眼所見。
這逼死天子的黑點他無論如何也擺脫不掉。
但終歸是權宜之計下的無奈之選。
曹丕幾乎派出了所有的親信,終於得到了劉康的消息。
此時的劉康,被豢養於許都一處名為“南陽侯府”的僻靜府邸之中。
所謂的南陽侯府,其實就是個大號的民宅。
除了劉康,裡麵還住著四個人,一共是老幼五人。
他們依靠朝廷發放的“俸祿”與“口糧”生活。
這俸祿雖按宗室規製發放,並不是很多。
每月幾石粟米、幾貫銀錢,些許布帛。
足夠老幼五人果腹禦寒,生計無憂。
卻無多餘銀錢積攢家底或圖謀他途。
但亦比尋常百姓生活富裕一些。
曹丕看著眼前這個畏畏縮縮,眉眼低垂、怯生生不敢抬頭的孩童,冷然一笑。
哼,曾經劉協不也是如此?
他還不是於高台上做那愚蠢的自刎之舉,陷孤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中?
這次,孤斷然不會允其半點機會。
十三歲的劉康微有些虛胖,個子不是很高,甚至比同齡人還要矮一些。
單看外貌,絕無半點帝王氣場而言。
曹丕俯下身,拍拍劉康的肩膀。
“你就是劉康?”
劉康緊張的一拱手:“回魏王,正是……”
曹丕看向三個女人和一個老漢:“他們是你的什麼人?”
劉康吭哧半天,小聲緩慢的回答道:“小臣的姨娘,還有奶娘,姐姐,還有伯伯……”
曹丕嫌他說話費勁,問及左右。
侍衛早已調查清楚。
“回稟魏王,一婦乃劉康姨娘,係其母之妹。昔劉康母臨終托孤,姨娘遂矢誌不嫁,撫育至今,劉康對其敬若親長。另一婦為乳母,劉康亦視如親母。老丈乃乳母之夫,早年曾為劉府侍衛,自劉康父母亡故後,夫妻二人便專一照料其生計。尚有一女,乃乳母與老丈所出,劉康以‘姐姐’相稱。”
曹丕點點頭,看來這幾人方為劉康至親。
也是依靠劉康方有生計,得以落戶許都。
他凝視劉康,字字森然道:“孺子,往後當為大漢天子,唯需謹聽孤言,汝親眷自可安享天年。若敢違逆,孤必先將汝姐沒入教坊,任人淩踐;再將汝伯處以車裂之刑,曝屍於市;終則賜汝姨娘、乳母鴆酒,令其陳屍於荒野,無人收葬。”
劉康聞言魂飛魄散,當即癱跪於地,涕淚橫流,哭聲嘶啞:“求魏王開恩!小臣……臣不要做什麼天子,隻求與親眷苟全性命……求魏王饒過小臣……”
見其悲戚乞哀之狀,曹丕心中暫起一縷惻隱。
然轉瞬之間,那絲憐憫便為政治家的深謀遠慮與果決之心所壓下。
他知道,自己但有憐憫之念,便會助長其叛逆之誌與反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