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曹丕生憂慮,荀彧往成都_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 第486章 曹丕生憂慮,荀彧往成都

第486章 曹丕生憂慮,荀彧往成都(1 / 2)

司馬懿今日也未閒半分。

他親於玄黃台助曹丕遣散宮前百官與圍觀百姓。

嚴令封鎖消息,竭力扼製流言傳播之速,為後續變局爭得幾分緩衝餘地。

而這期間,他亦在思索此事破局之道。

他拱手一拜,緩緩言道:

“王上,今百官既已親見陛下自戕於高台,此事風聲已露,縱竭力壓製亦難全然禁絕。明日當速發詔告於天下,明言扶立新帝承繼大統,以正視聽。”

曹丕心憂道:“可這……天下人還是會以為是孤逼死了陛下!”

司馬懿沉聲道:

“今流言既起,實難根絕,唯借新帝登基之事,方能暫蓋前番風波!

昔霍光行廢立之舉,初時亦遭非議,然其後擁立劉詢,終成中興明君,世人早忘被廢之劉賀;

董卓鴆殺先帝,後立弘農王,新帝亦曾為天下所認。

可見隻要天下認同劉康為帝,王上再傾力扶植,屆時對王上的怨恨自然漸消。

何況王上手握大魏兵馬之權,有宗室三將鼎力支持,再許世家以實利,天下賢才與州郡勢力自會權衡利弊。

屆時新帝既立,人心漸安,王上‘尊漢扶主’之名既定,昔日非議自會消減,支持者必不在少數。”

曹丕沉思頷首,他明白了司馬懿之意。

劉協於眾目睽睽之下,死於高台,無論怎麼解釋都是欲蓋彌彰之舉。

唯有以新帝登基正名定分,轉移視聽,方能將“逼死舊主”的汙名暫拋腦後。

他便可以“續漢祚、安社稷”的新局重塑天下觀感。

曹丕不禁稱讚:“仲達此計甚妥……”

可即便如此,曹丕當下麵臨的壓力,也如泰山之重。

這時,董昭拱手一拜:“王上,臣還有個擔憂。”

“先生請講!”

董昭眉頭深鎖,沉聲道:“今陛下四子皆為劉廙、張泉等人裹挾而逃。他們攜家帶口,行必遲緩,若能追而獲之,此後當如何處置?”

劉廙張泉必無活路,這不用說。

董昭的意思是:既追回劉協的親子,那怎可以其孫為嗣?

曹丕冷哼:“他們既棄皇位,那就沒機會了。”

曹丕的意思很隱晦,他早已對曹休下令,乃讓其死在半路。

可反誣為劉廙張泉等所害。

然而,這一下,又為司馬懿提個醒。

他皺眉沉思片刻,又道:

“王上,倘若我們未追得四子,他們當去何處?”

“先生何意?”

“陛下,我也有個擔心,我擔心他們攜此四子去找劉備。而後,讓劉備扶一子為帝,或者……”

曹丕心中也油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或者……什麼?”

“或匿藏密詔,奉劉備為帝!”

此語一出,滿室皆靜。

因為以常理之見,皇帝下詔,必擇其一子,詔大臣輔佐。

直接命皇叔繼承大統,太過違逆祖製,也太過荒唐無稽。

然而,當你細細思之,又會覺得甚為合理。

因為,在劉協的出發點,其既自戮於高台,乃願以死之名,換漢祚長久。

那麼,當今之局,究竟是將皇位傳於己之諸子,更易保漢室長久?亦或是直接將皇位讓與劉備,使其名正言順登基稱帝,反倒更能維係國祚綿延?

若是尋常帝王,當選前者,但若無半點自私之心,那必然是後者。

當下劉備雄踞四州之地,足以與曹魏分庭抗禮。


最新小说: 我在女頻世界艱難求生! 灰燼神主 天命解憂鋪 神匙迷航 農民工在三國虐爆名將能臣 美利堅,我的係統來自1885年 穿越59,開局獲得簽到係統 四合院到港綜打開係統的正確姿勢 鹹魚王妃靠吃瓜逆襲 詭異入侵:柔弱路人竟是詭異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