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曹操入草原後,迎來的第一場敗仗。
本欲派使與北匈奴結盟,卻遭胡軍偷襲大營,一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令曹操慘遭大敗,營中女眷被搶走無數。
就連曹操常禦之女,亦被人奪之。
曹操也納悶。
孤與匈奴並無深仇大怨,甚至在中原時,亦有結好之禮。
何故如此?
遂召張合問其故,張合狼狽歎氣:
“末將亦茫然。胡騎驟至時,臣念及兩軍無隙,欲遣能通胡語者往釋來意,冀止乾戈。然匈奴兵將如銜恨久矣,見我軍兵馬,不由分說便舉刃相向,那通譯之臣當場殞命,連半句辯解之言亦未能傳。
彼輩唯以屠戮為念,誓滅末將所部,末將拚死力戰,方得孑身脫逃,實乃罪該萬死!”
曹操未怪罪張合,而是氣得拍案大怒:“豎子無狀,孤要踏破匈奴。”
“丞相,且慢……”
荀攸探手相阻。
曹操強抑怒氣:“公達,還有何言?”
“丞相昔日所結好者,乃是南胡呼廚泉部,與我朝素來有通好之誼;而今我等身處之地,卻是北胡疆域,漢化程度遠遜南胡,此部與我大魏的親善之情,較南胡要淡薄許多啊。”
所謂北胡,不僅僅包括北方匈奴人,還包括鮮卑各部。
多民族互相融彙,又互相征伐。
可未曾想,竟皆與漢如此敵對!
“那也不至於連話都不讓說,如此無理,孤必滅之。”
“在下隻是有個擔心。”
“有何擔心?”
“在下竊以為,此恐是諸葛孔明之詭計:其必是暗中遣人偽扮我軍將士,對北地鮮卑諸部發起突襲。彼輩不知是計,隻當是我軍無故挑釁,故而才對我等如此敵視,欲除之而後快啊。”
“嘶……”
曹操倒吸了一口涼氣,甚覺有理,遂瞪圓了眼睛:“諸葛村夫,何以何以歹毒至此!”
眾將皆憤而不言。
“孤自西退黃沙之地,一路欲進涼州而不得。翻山越嶺,穿漠渡河,風餐露宿,形容枯槁,幾欲成那蠻夷胡人也!此等顛沛流離之苦,皆拜諸葛村夫所賜!今彼又施毒計,誘胡人與孤為敵,斷孤歸朝之路,害我將士枉死——此仇不共戴天!諸將聽令!”
“在!”
“孤今日立誓:待孤踏平阻礙、歸返許都之時,縱舍棄半壁河山,寧要從此聲名受累、天下非議,也要將那諸葛村夫生擒活拿,剝其皮、抽其筋,碎屍萬段以祭我陣亡將士!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眾將抱拳,齊聲道:“喏!”
曹操舒緩了一下心中鬱火,看向了諸位謀士。
“各位,可有破局之策?”
張鬆此時縱恨,也隻得無奈道:“可否立旗示好,再互使通信?”
也就是說,在大旗上用胡語寫明結好之意和贈禮誠意。
給下一步談判創造機會。
“公達,此計可行否?”
可荀攸的回答是:
“在下鬥膽揣測,以諸葛孔明之智計,斷不會隻行偽我軍攻胡之策。
其必是先遣人立我軍旗號,向胡部示以善意:或假意許以糧草牛羊,令其放鬆戒備;待胡部放下敵意、再猝然發難,設殺胡部首領與精銳。
如此一來,胡部既遭重創,又親眼見我軍旗號,必認定是我軍背信棄義、蓄意加害。”
曹操聽這話,大吼一聲“啊”!
猛地抬手將案上的兵符、竹簡儘數掃落在地。